自从太史慈追随秦尧后,他的武艺和忠诚,就得到了队伍里所有人的认可。大家伙儿都觉得,他是一个值得信任、可以托付后背的兄弟。而太史慈呢,也把秦尧当成自己最敬重的大哥,忠心耿耿,誓死追随。但是,太史慈的心里,始终有一个牵挂,那就是他留在老家的老母亲。虽然他因为得罪了那些地方恶霸,被迫背井离乡,到处逃亡,但是他依然特别担心他的母亲,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这成了他心里的一块心病,让他怎么也放不下。
有一天,秦尧看出来了太史慈的心事,就主动问他:“兄弟,你是不是在想家里的长辈了?”
太史慈听了,微微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是啊,大哥!自从我离开了家乡,到现在,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和我的老母亲联系了。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身体好不好,吃得饱不饱,真是让我放心不下。”
秦尧听了,微微一笑,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说:“兄弟,你放心吧!家有长辈,牵挂在心,这是做儿子的应该有的孝心啊!既然如此,不如就让大哥陪你一起,回老家看看你的母亲吧,我也想尽一份心意,表达一下我的敬意。”
太史慈听了,心里特别感动,他连忙抱拳,对秦尧说:“大哥,您真是太好了!我对您的恩情,真是感激不尽!”
于是,两个人就赶紧准备了一下,带上了一些礼物,和一些粮食,就出发了,准备去太史慈的老家,平原郡看看。一路上,秦尧也没有闲着,他一边赶路,一边找机会,安慰那些受苦的百姓,也到处打听一些有用的消息,他不但不浪费时间,还把他的好名声,给传了出去,让大家觉得,他是一个很关心老百姓,可以依靠的好人,这更加让太史慈觉得,他没有跟错人。
经过了好几天的奔波,秦尧和太史慈,终于来到了太史慈的老家。他们在村口,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弯着腰,在田里干活。太史慈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自己的老母亲,他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他赶紧跑上前去,跪在老妇人的面前,哽咽着说:“娘,孩儿不孝,让您担心了,好久都没能回家看您了!”
太史慈的母亲,抬起头来,看到自己的儿子,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她的眼睛里,就涌出了热泪,她激动地说:“慈儿!我的慈儿啊!你总算回来了!娘还以为……还以为……”她说着说着,就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了,只能颤抖着双手,摸着太史慈的头,心里又是高兴,又是心疼。
秦尧慢慢地走了上来,他恭恭敬敬地朝着老妇人行了一礼,笑着说:“伯母,您好!我叫秦尧,是慈儿的结拜兄弟,这次,我特意陪他一起过来,看看您,也让您放心。”
老妇人听到这话,才注意到秦尧,她看着秦尧气度不凡,心里也特别感动,她说:“原来是秦公子,真是太感谢您了,您能照顾我儿子,真是太好了!我们太史家,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是慈儿从小就想做个保家卫国的大英雄,现在能遇到像公子您这样英明的主公,真是我们太史家,修来的福分啊!”
秦尧连忙谦虚地说:“伯母您太客气了!太史兄弟他忠勇仁义,是这天下难得一见的豪杰,能得到他的帮助,是我的荣幸。”
在太史慈的陪同下,秦尧和老妇人聊得很开心。他注意到,太史慈的家境并不富裕,老房子也破破烂烂的,于是就和太史慈商量,想把老妇人接到自己的基底去安享晚年,这样一来,既可以照顾老妇人的生活,也可以避免以后有人用她的安危来要挟太史慈。
太史慈听了,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但他又担心,他的母亲会不愿意离开老家。于是,他委婉地把秦尧的意思,告诉了他的母亲。老妇人听了,连忙摆手说:“哎呀,这怎么行呢?我这把老骨头了,也活不了几年了,可不想去麻烦你们年轻人!我在这里住惯了,也觉得挺好的,你们不用担心我,我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的!”
秦尧笑着说:“伯母,您别这么说!您是太史兄的母亲,也就是我的长辈,照顾您,是应该的!而且,现在这乱世,到处都不太平,您一个人待在这里,也不安全!不如就跟我们一起走吧,也让我们尽一份孝心,照顾照顾您!”
老妇人听了,心里特别感动,她又推辞了几次,但是,看到秦尧和太史慈都坚持让她和他们一起走,她最后,还是同意了,但她又提出一个要求,她说:“我虽然跟着你们走了,但是我可不能白吃白喝,我能自己照顾自己,还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们不用管我!”
秦尧听了,笑着答应了,他说:“好!只要伯母您愿意,一切都听您的!”
于是,秦尧就安排人手,把太史慈的母亲,安全地护送到自己的基底,给她安排了一个安静舒适的住所,并吩咐手下的人,一定要好好照顾她,保证她衣食无忧,让她可以安心地在那里生活。
当晚,秦尧和太史慈母子,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一起吃了一顿饭。吃饭的时候,太史慈向自己的母亲保证,说以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让人送信回去,报个平安,而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