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章 兄长之心,风云再起 (1/2)

晨曦破晓,薄雾如轻纱,给秦尧的营地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营地坐落在冀州与幽州交界处的一片开阔地带,虽不似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般营盘连绵,旌旗蔽日,却也井然有序,透着一股勃勃生机。营地正中,一座简约而不失威严的主帐内,火盆里的炭火噼啪作响,驱散了清晨的寒意。秦尧端坐主位,目光温润却深邃,注视着眼前的赵风。赵风身形魁梧,浓眉大眼,络腮胡须根根如戟,虽着一身粗布衣,却难掩那股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英武之气,一看便知是久经沙场之辈。

“赵风,子龙在公孙瓒处,可还安好?”秦尧的声音醇厚而沉稳,带着一丝关切。昨日与赵云一别,虽短暂,却让秦尧对这位“白马将军”印象深刻,不仅是因为他那超凡脱俗的武艺,更因为他身上那股凛然正气。

赵风虎目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担忧,有无奈,也有几分欣慰。他紧握着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似乎在竭力压抑着内心的情绪。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主公,子龙他……一切尚好。只是,公孙瓒虽勇猛,却非雄主之姿。子龙虽有报国之心,恐难施展。”

秦尧微微颔首,他自然明白赵风的意思。公孙瓒以“白马义从”闻名天下,骁勇善战,威震北疆。然而,此人性格刚愎自用,且目光短浅,只知一味强攻,不懂长远谋划。历史上,公孙瓒虽一时称雄,最终却败于袁绍之手,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赵云跟随公孙瓒,确实难以实现其匡扶汉室、拯救苍生的抱负。

“子龙既有此志,我等身为义士,自当助他一臂之力。只是……”秦尧沉吟着,目光扫过帐内的地图,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此时介入,恐引公孙瓒猜忌,反而不美。以公孙瓒的性格,若知我与子龙有所联系,定会心生芥蒂,甚至可能加害于他。”

赵风闻言,急切道:“主公所言极是!俺也曾劝过子龙,另寻明主。只是他顾念公孙瓒知遇之恩,不忍轻言离去。俺这做兄长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说着,赵风猛地一捶胸口,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可见其内心之焦灼。

“子龙他……总是这样!当年在常山,家乡遭贼寇袭扰,他一人一枪,杀退数百贼寇,救了全村百姓的性命。可事后,他却婉拒了乡亲们的谢礼,只说这是他身为男儿应尽的责任。唉,他就是太重情义,太顾念旧情了……”赵风的声音低沉下去,充满了无奈和心疼。

秦尧能够理解赵风的心情。一个武艺超群、心怀天下的英雄,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只能困守一隅,这是一种怎样的煎熬?

“子龙重情重义,此乃其优点。我等不可强求,只能静观其变。”秦尧宽慰道,“赵风,你既已入我麾下,便安心在此,勤加操练。待时机成熟,我等再与子龙详谈。”

赵风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抱拳,声若洪钟:“主公放心!俺赵风这条命,就是主公的!只要主公一声令下,刀山火海,俺绝不皱一下眉头!”

秦尧笑道:“自家兄弟,不必如此。我观你武艺不凡,不在子龙之下。日后,你二人兄弟联手,定能成就一番事业!”他心中暗自盘算,如何才能将赵云这员猛将,收入麾下。直接招揽,显然不妥。以赵云的性格,绝不会轻易背弃公孙瓒。看来,只能另寻他法了……

或许,可以从公孙瓒入手?秦尧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地图上,幽州的位置格外醒目。公孙瓒与异族接壤,常年征战,实力损耗严重。而袁绍,则在冀州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南下。若是能挑起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战事,让双方两败俱伤,自己便可坐收渔翁之利,顺势将赵云招致麾下……

想到此处,秦尧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他转头看向赵风,问道:“赵风,你可知,公孙瓒麾下,可还有其他值得注意的人物?”

赵风思索片刻,答道:“公孙瓒麾下,除了白马义从,还有一支精锐部队,名为‘先登营’,由麴义统领。此人武艺高强,作战勇猛,颇受公孙瓒器重。不过,我曾听子龙提起,麴义此人,性格骄纵,目中无人,与其他将领多有不和。”

秦尧点了点头,将“麴义”这个名字,默默记在了心里。看来,公孙瓒的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这或许,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正当秦尧沉思之际,一名身材高大的将领掀帘而入。此人身披铁甲,腰悬长剑,面容刚毅,正是秦尧麾下的另一员猛将——太史慈。

“主公,末将有事禀报!”太史慈的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秦尧示意太史慈入座,问道:“子义,何事如此匆忙?”

太史慈抱拳道:“主公,刚刚收到探子来报,袁绍正在邺城秘密集结兵马,似乎有异动!”

秦尧闻言,心中一动。袁绍的异动,是否与自己之前的谋划有关?他不动声色地问道:“可知袁绍此举,意欲何为?”

太史慈摇了摇头:“探子尚未查明,不过,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六十章 兄长之心,风云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