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水引入新建的晒盐池中,这些盐池与之前的不同,底部铺设的不是青石板,而是一种黑红色的多孔石头。
“大人,这又是何物?”刘管事再次被李孝天的“神操作”震惊了。
“这是火山石,”李孝天解释道,“火山石富含矿物质,且具有吸热保温的特性,用它来晒盐,能有效提高盐的品质。”
火山石是李孝天费尽心思才找到的,他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对火山并不陌生,便派人四处打听,终于在百里之外的一座休眠火山脚下找到了这种珍贵的石头。
经过一系列的改进,灵山盐场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质的飞跃。
原本苦涩的粗盐,变成了洁白细腻的精盐,引得周围州府的商人纷纷前来收购。
“李大人,您可真是活神仙啊!”刘管事看着堆积如山的盐袋,激动得热泪盈眶,“咱们灵山盐场,终于要扬眉吐气了!”
李孝天看着眼前繁忙的景象,心中却毫无波澜。
他想起临行前,皇上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以及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语:“李爱卿,盐乃国之重器,你要好自为之啊……”
灵山盐场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仅让李孝天在官场上站稳了脚跟,更让他深刻地认识到盐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
百姓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盐,军队征战也需要盐来补充体力,甚至国家财政也需要依靠盐税来维持运转。
李孝天巡视着繁忙的盐场,看着工人们挥汗如雨地劳作,心中感慨万千。
他想起初到周朝时,对这个时代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好奇。
如今,他已经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这个时代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大人,您看!”刘管事指着远处一队人马,兴奋地说道,“那是从京城来的钦差,说是要来盐场视察!”
李孝天闻言,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已经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这次钦差前来,必定是带来嘉奖的。
果然不出所料,钦差宣读了圣旨。
对李孝天在盐政改革上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当场宣布将他提拔为从三品户部侍郎,掌管全国盐务。
“李大人,恭喜恭喜啊!”钦差走后,刘管事激动地握着李孝天的手,满脸都是喜悦和钦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