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章 巧计心中渐浮现 (1/2)

永乐错愕地看着李孝天,不明白他为何突然如此。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最终,他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起身离开了寝宫。

李孝天躺在床上,只觉得浑身说不出的疲惫。

他翻了个身,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永乐的话:“朕身为天子,当与民同甘共苦……”

“与民同甘共苦?”李孝天心中自嘲地笑了笑,“难道这就是你理解的‘与民同甘共苦’吗?整日里只知道节俭,却不知道如何去解决根本问题,这便是你治理天下的方式?”

他猛地睁开眼睛,从床上坐了起来。

他环顾四周,只见寝宫内装饰奢华,金碧辉煌,与先前永乐那碗清粥寡淡的晚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皇上,该用膳了。”难道天魂又俯身到皇帝身上啦?门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嗓音,打断了李孝天的思绪。

他深吸一口气,起身走了出去。

膳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色香味俱全,与昨晚的清粥简直天差地别。

李孝天见状,心中不禁有些疑惑,难道这就是皇帝的日常伙食?

他刚想动筷子,却见身旁的太监开口道:“皇上,请用膳。”

李孝天点了点头,拿起筷子夹了一块他最爱的酱肘子肉放入口中,细细品尝起来。

肉质鲜美,肥而不腻,令他食指大动。

“皇上,您这道菜已经吃了三筷子了。”身旁的太监忽然提醒道。

李孝天一愣,疑惑地问道:“有何不可?”

太监恭敬地答道:“回皇上,宫中有规矩,‘吃菜不许过三匙’,这是祖制。”

李孝天皱了皱眉,心中有些不满,但他也知道,还是不要太过张扬为好。

他放下筷子,淡淡地说道:“朕知道了。”

接下来,李孝天又尝了几道菜,但每当他想多吃几口时,总会被身旁的太监用各种规矩礼仪阻止。

一顿饭下来,他根本就没有吃饱。

“皇上,您慢用,奴才先行告退。”太监收拾好碗筷,躬身退了出去。

李孝天看着空荡荡的膳桌,心中满是无奈和苦涩。

他这才意识到,原来做皇帝,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自在。

李孝天独自一人坐在偌大的膳桌前,看着满桌几乎没动过的珍馐,心中五味杂陈。

他揉了揉肚子,饥饿感阵阵袭来。

他这才明白,所谓的“用膳”,与其说是享受美食,不如说是一场繁琐冗长的仪式。

每一道菜,他都只能浅尝辄止,甚至连想多吃一口,都会被太监以各种理由阻止。

他起身在寝宫中来回踱步,心中越发烦躁。

他本不是一个拘泥于繁文缛节之人,如今却要被这些规矩束缚,着实令他难以忍受。

“皇上,您可是觉得身体不适?”先前那名传膳太监不知何时又回到了殿内,见李孝天面色不豫,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孝天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朕无事。”

太监察言观色,试探着问道:“那皇上可是要传御医?”

李孝天摇了摇头,走到桌边,端起早已凉透的茶水一饮而尽,长叹一口气。

“摆驾乾清宫!”

他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太监闻言,心中一惊,连忙应道:“是,皇上。”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李孝天来此,自然是为了处理朝政。

他翻阅着奏折,眉头越皱越紧。

这些奏折大多是各地官员的汇报,内容繁杂,其中不乏阿谀奉承之词,真正涉及民生疾苦的却少之又少。

李孝天草草翻阅了几本,便觉得索然无味。

他随手将奏折扔在桌上,揉了揉眉心,心中思绪万千。

他忽然想起一个人——钱文宗。

钱文宗是他在这个时代遇到的第一个朋友,也是他最为欣赏的人。

他博学多才,精通天文地理,更难得的是,他心系百姓,一心想要为国效力。

“传朕旨意,宣户部尚书钱文宗即刻进宫觐见!”李孝天抬起头,对着殿下的太监吩咐道。

那太监闻言,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支支吾吾地说道:“这……”

“怎么?朕的话你没听见吗?”李孝天见他如此反应,心中有些不悦。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只是……”太监吓得跪倒在地,连连磕头。

“只是什么?”李孝天有些不耐烦地问道。

太监抬起头,脸上满是为难之色,“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