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摘星邵序之一 (2/3)

家不奉宗法,他家是长嗣继承。”己月朝我眨眨眼,指出问题的关键之处。

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炎国公世居西陲,主职是防御西戎,可大齐与西戎也不是只有征战。两边时战时和,也有互市贸易,更有内附大齐的西戎部族。这些部族与大齐边民混居通婚,炎国公家亦有西戎血脉,接纳了不少西戎习俗,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女子习武,并由此衍生出长嗣继承。

女子习武顾名思义,西戎不论老幼男女都能骑马弯弓,他们人丁不如中原多,这本是无奈之举,却培养出了女子的尚武精神。既然女子能习武上阵,自然能直接获取战果,有自己的追随者,久而久之西戎出现了女首领,首领们也默许女儿参与储位争夺。只不过女子即便习武也很难打过男子,所以西戎的女部族首领还在少数。

大齐将军重气力更重兵法,西戎兵法除去天才天生会,就是口耳相传和实战修习得来的。大齐兵法除去实战也要从兵书上来,炎家女子识文断字后修习兵法,总归比西戎女子学得有条理。兵法靠悟与勤,这二者女子与男子相比并无劣势。且炎氏世袭的西疆都督不只要治军,也要治民,治民更无须气力,而需才智。以上种种使西疆炎氏的女子虽短气力,却可靠勤悟才智领军治民。

长嗣继承则是不论嫡庶、不分男女,继承只看出生顺序。这是因为炎氏到底是大齐子民,与动辄武力争权的西戎不同,继承总要讲规矩,朝廷也不会允许西疆因继承问题动荡。既然炎氏女子得力,那西疆都督当然可以不论男女。不分嫡庶则是因为炎氏不联姻,也甚少有异生子女,本就没什么嫡庶之分。

炎家出了诸多威名赫赫的女将军,炎国公的爵位传至今日,共历十一代,其中七代都是女子。炎延是现任炎国公的唯一儿子,可他还有个长姊炎敛,炎敛才是炎国公府的小国公,炎家军的少主。只要我先跟炎延串供,对长姊他们说炎延不是继承人,炎敛才是炎家军的未来和关键,炎延在责任和爱情中选择了我,愿意为了我留在京城,即便聪慧如长姊也很难看出破绽。

其实不止西疆炎氏,西疆地区诸多内附部落,与内附部落通婚混居的大齐子民,上至部族首领、世家族长,下至部落小卒、小生意人,都盛行长嗣继承。这风俗甚至隐隐有向东发展,影响中原之势。大齐公主尊荣无匹,我长姊柔安杨国公主虽不能为储,却深受父皇信任得以参赞机务,想必也与长嗣继承风俗有关。这样看来长姊还是沾了西疆风俗的光,希望这能让她更加理解我的选择。

“可让炎蜿蜒以边地有长姊坐镇,京中需有熟悉西疆境况之人、以便朝廷及时对边情做出反应为由留下。本宫可求长姊在御前请奏为他设一西疆驻京校尉之职,专管京疆消息互通、参谋边情,任三年。待我们成婚后下一任让西疆派他人轮换,我们可趁机回边地。如此可以不荒废炎蜿蜒之才,也不辜负他的志向,更能不妨碍边情。”我极其兴奋地说。

“公主……”己月用一种我看不懂的眼神盯着我,欲言又止。

“怎么?”

“公主真不想效仿柔安杨国公主?”己月郑重向我提问,“月只是有个大致念头,公主却如此迅速得出两全其美之法,如此才能,埋没西疆实属可惜。”

“效仿长姊参与朝务?”我立刻明白她言下之意,“若是没有长姊,本宫自然要做个问政公主。可长姊对我恩重如山,我不会分她的权。且已经有人做的事,便不会是本宫一人的功绩,效仿者如不青出于蓝,很难青史留名。本宫嫁往西疆,自有一片天地发挥才智,自有青史留名之法。”

还有一点是我没有对己月明说的,如今的朝堂局势复杂。先帝是我的叔父,单讳一个昙字的宣宗悼皇帝,年号章业。他首开改制先河,抑制兼并、量田授民、改女科举为男女同科、裁撤榷场、屯田西北,本该成为一代贤君。奈何叔父识人不明,被亲信黄修与反改制派联合发动的宫变囚禁,改制也中道崩殂。

我父皇在叔父驾崩后以藩王身份入继,说句大不敬的话,他根基浅薄又才德不显。连先帝都输在反改制派手下,其代表就是中书令姜代与大将军涂涸,父皇受他们钳制,不然也不至于扶持女儿参赞机务。我对自己的能力很清楚,这样的局面非长姊和实仓哥那样的人杰不能参与,我搅和进去怕不是帮倒忙给人递把柄。

而且我虽然同情改制派,却不是改制派。我知道改制是好事,能解决立国六代以来的积弊,使停滞不前的大齐再发展起来,挽救凋敝的民生。可凡事有利有弊,改制也可能对大齐伤筋动骨,产生反效果。所以我向来是希望改制成功,又害怕改制出问题,一直裹足不前。这一点长姊和实仓哥和我不同,长姊不是改制派,却是先帝的养女,她一直记挂先帝的恩情,所以一定要为先帝报仇,和反改制派势不两立。实仓哥认同改制派的理念,更希望天下苍生能因改制过上好日子,因而毅然卷入朝堂风云中去。

嫁到西疆对我来说是个好选择,不论朝中改制派和反改制派谁居上,都需要西疆安稳。我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