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之外,数百身披铁甲的将士整齐划一,赵玉玲和韩章明二人朝着金銮殿的位置拜上三拜。
随后韩章明铮的一声拔出腰刀,直指南山郡方向,厉声喊道:“南山郡匪患成灾,陛下特命我为讨匪将军,诸位可有把我,随我一同剿匪山匪,为陛下分忧?”
赵玉玲亦是披着紧身铠甲,英姿飒爽,美目望着眼前的精兵,脸上言不尽的自豪。
诸多将士都向她侧目,军中将领很多,可像赵玉玲这般美艳的,世间鲜有。
“我等愿意!”数百将士齐声呐喊。
韩章明听着齐声怒喊的声音,不由的热血沸腾起来,亲自为将士们奉上壮行酒。
众人仰头一饮而尽,齐齐的将碗摔在地上,再次向着金銮殿的方向遥遥敬拜,这才挥起马鞭大喊道:“出征!”
韩章明和赵玉玲互相对视一眼,一同跨上战马,直奔南城门而去。
此时在南城门,还有五千多将士严阵以待。
街道两侧,数不清的百姓夹道欢迎,为讨匪的将士送行。
赵玉玲和韩章明二人骑着战马,放缓速度,听着两侧百姓的热情欢呼,都不由的昂起头颅。
突然,赵玉玲的眸光一凝,望向一个方向。
“叶凌?”
赵玉玲看到叶凌,竟然和苏夕瑶并肩走在一起,心中不免涌现一抹醋意。
想起韩章明之前提醒的话,她不由的蹙眉。
叶凌对她如此冷淡,难不成真的是因为苏夕瑶?
她视力极好,虽说叶凌距离她百丈之远,她依然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叶凌的身影。
还有他身边的苏夕瑶。
两人谈笑风生,动作亲密。
赵玉玲脸上浮现一抹怒意,心中暗想:“怪不得这次我主动示好,你都不愿意原谅我,原来是因为公主。既然你是因为公主才和我断绝关系的,之前又何必装的那般深情?”
赵玉玲胸中涌现一股怒火,之前她对于抛弃叶凌,多少还是有些愧疚的,此刻看到叶凌和苏夕瑶走的如此亲密,心中仅有的那点愧疚也烟消云散。
叶凌并没有注意出征的赵玉玲和韩章明,自然也不知道赵玉玲此时的想法。
今日一大早苏夕瑶就来到叶凌府上,与他商谈了一番国事后,就被叶凌拉出去结识一些文人。
按照苏夕瑶的意思,叶凌身为镇北王,不能太过孤傲,总要结识一些京城的文人才子。或许可以寻几个有用之才。
叶凌拗不过苏夕瑶,只能跟着他去,不过却是换了一身便装,他不想让人知道自己镇北王的身份。
当然,苏夕瑶也隐藏了自己公主的身份。
放弃了剿匪的任务,叶凌闲来也无事,就跟着苏夕瑶来到四方馆。
所谓四方馆,就是招揽四方才子的意思。
许多文人才子都会在四方馆谈论时政,亦或者写诗作赋,反正这里是康国各类人才汇聚的地方。
苏夕瑶带着叶凌进入四方馆,找了一个靠角落的位置,听着馆内的文人才子抒发着自己的伟大抱负。
苏夕瑶恬然一笑,对着叶凌说道:“这四方馆是我父皇建立的,目的是招揽天下才俊。”
叶凌闻言,脸上浮现一抹苦笑,这四方馆当初还是他提议苏澄建设的,只可惜,苏澄虽然建立了四方馆,却很少来这种地方,至今也没招揽几个人才。
以至于四方馆,徒有其名!
“鄙人认为,为君者应该施行仁义之道,只有君主仁义,百姓才能纷纷效仿,百官才能安分守已,天下才能安定。”一个白衣男子,摇头晃脑的说道。
“不然,仁义之道虽好,可若是只实施仁义之道,难不成还能感化山匪?鄙人认为,应该实施酷刑,让天下百姓不敢犯罪,如此天下才能安定。”有一个白面书生侃侃说道。
苏夕瑶听着诸多贤士的话,脸色极其凝重,她无事的时候经常就来这里,想从这些贤士的口中得到一些灵感。
可是这些贤士讨论的,她总觉的缺少了一些什么。
“王,叶大哥。”苏夕瑶脸颊微微一红,问道:“你觉的他们说的如何?”
叶凌脸上带着一抹凝重,淡笑着说道:“幼稚。”
听着叶凌的话,苏夕瑶微微一怔,脸上浮现一抹诧异:“幼稚?”
叶凌点头:“他们说的都没错,不过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废话而已。”
苏夕瑶蹙眉:“没错怎么是废话?”
叶凌笑道:“人人皆懂的话,难道不是废话吗?比如说,天寒了要多穿衣,饿了要吃饭,这些都是正确的话,但都是废话,谁饿了不知道吃饭,谁冷了不知道穿衣?”
叶凌如此一解释,苏夕瑶恍然反应过来。
的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