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夕瑶脸颊上浮现一抹疑惑:“不敢吃,这是为何?”
叶凌把之前讨匪大军的所作所为说了一遍,苏夕瑶听后,气的胸口一阵起伏。
叶凌在苏夕瑶波澜壮阔的身前扫了一眼,继续说道:“我们可以让人假扮成难民,让他们带头去领米粥,后面的难民见前面的人无事,自然就会领粥了。”
苏夕瑶微微点头,她只是负责粮草调度的,施粥的事情还是叶凌说的算。
八千镇北郡入驻南山郡,现在可以说固若金汤,山匪根本就攻不进来。
不过叶凌并未掉以轻心,之前用计骗出几千山匪,不过只剿灭了四五千人。
不过剿灭的这些山匪,相较于南山郡数万匪众而言,不值一提。
而且经过这件事后,南山郡的山匪势必会加强警惕。
铁柱带着几个小溪村的村民,拿着一个破碗,颤颤巍巍的向着粥点走去。
几个难民着急的叫住:“别去,那是送命粥,可不能喝啊。”
铁柱可怜巴巴的说道:“我儿子都快饿死了,反正都是死,我不如给大伙试试,我要是死了,你们一个一哄而散。”
说着,铁柱和几个小溪村的村民走向施粥点,一人打了一碗米粥,还拿了一个馒头。
然后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围观的难民见状,脸上的警惕之色都少了几分,可是他们还是不敢上前。
不过随着小溪村的人,一个接一个的领粥,而且一个都没有事。
渐渐地周围的难民也鼓起勇气,上去领了米粥和馒头。
有了人带头,越来越多的难民坐不住,腹内强烈的饥饿感让他们下定决心,一个个都向着粥摊涌去。
“排队,都不要急,每个人都有。”周虎扯着嗓子喊道。
苏夕瑶和叶凌商议了一番要事,然后并肩向着城外走去。此时城门的施粥点,排起了数千难民,还有一些饿的走不动路的难民,躺在地上奄奄一息。
在看到这凄惨的一幕时,苏夕瑶的眼圈不由的一红。
叶凌看到一个小女娃,七八岁,瘦的皮包骨一般,被一个汉子紧紧的抱在怀里。
叶凌盛了一碗米粥递过去,那汉子感激的一阵磕头,然后端着碗递到女娃的嘴边,那女娃睁开虚弱的眼睛,小口小口的吃了起来。
苏夕瑶见女娃面色惨白,心有不忍的将头瞥向一旁。
叶凌沉声问道:“孩子母亲呢?”
那汉子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听着叶凌的话,艰难的张了张口:“饿,孩他娘怕孩子饿死,把自己卖到窑子,换了十斤小米。”
“十斤小米?”叶凌瞪着眼睛,心中一阵悲凉。
而苏夕瑶则是紧攥着拳头,我大康的妇人,为了十斤小米就能被人卖到窑子,这是什么样的世道?
她久居皇宫,眼睛所见皆是京都的繁华,何曾见过如此凄惨的景象。
叶凌长叹了一口气,心情蓦然沉重了许多。
“加大力度施粥。”叶凌向着施粥的一个校尉吩咐道。
“公主,王爷。”一个裨将匆匆赶来,面色有些难堪。
“何事?”苏夕瑶蹙眉问道。
“我们在收拢山匪尸体的时候,发现许多难民围了过来,他们竟然……竟然吃……”那裨将话到嘴边,实在是说不下去了。
不用他说完,苏夕瑶和叶凌都听得出什么意思。
苏夕瑶当即大怒,义愤填膺的说道:“光天化日之下,竟做出如此禽兽不如之事,将这些人全都抓起来。”
“不可。”叶凌沉声打断苏夕瑶的话。
若不是饿极了,谁又会吃同类的尸体呢?可想而知,这些食人的难民,他们就算活下去,一辈子也会笼罩在阴影下。
“南山郡发生这种事情,不是南山郡百姓的错,而是朝廷的错。”叶凌声音沉沉的说道。
“山匪尸体不用收拢了,砍下头颅即可。”
“是,王爷。”裨将郑重抱拳,随后离去。
随着施粥的消息传出,南山郡城外的难民也越来越多,只是三日的时间就汇聚了两万多人,施粥点也增加了十几个。看着密密麻麻喝粥的人,男女老幼,苏夕瑶才意识到,南山郡竟然还有这么多人。
她带兵来南山郡的路上,不见人烟,只是百姓惧怕官兵,在山里躲起来了。
江澜汐有些敬佩的看着叶凌,要不是他施粥,她还以为南山郡的百姓都逃到其他地方了。
这些百姓是南山郡土生土长的人,他们对南山郡的最为了解,从他们的口中可是得知山匪的下落,只是当叶凌问的时候,他们却都闭口不说。
“只要告诉我们山匪的藏匿之处,本公主给你十头牛,还给你土地。”苏夕瑶向着一个面黄肌瘦的老农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