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章 沾染因果的重大影响 (1/2)

星期四,下午放学后。

李从武如约来到亨大华府小区,敲响了白绅新家的门。

白绅和王净今天都请了假,整理完最后一些物品后,就在家里准备饭菜。

除了李从武,王净还请了几个她的同学过来。

“李老师来了?进来吧。”

王净开门见到李从武,直接把尴尬与窘迫写在了脸上,搞得好像他俩曾经有过一腿似的。

对这个肮脏的女人,李从武实在很嫌弃。

不过,见她此时穿着围裙,俨然一副贤妻的样子,而且这些天每天都和白绅一起吃饭,上学下学,好像确实已经改过自新……

李从武还是挤出一丝好脸色,进门后把手上拿着的煎果N1S Pro投影仪递给了迎上来的白绅,祝贺乔迁之喜。

参观了布置温馨的新家,吃着夫妻俩一起张罗的酒菜,看着他们幸福的笑容,李从武不由心想: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我对他们来说本就是外人,没有资格评判什么。

“如果王净真和高义彻底断了,那这件事就不提了吧。”

念头一通,他便彻底打开心结,与兴高采烈的白绅喝起酒来,宣泄着近期独自生活的苦闷。

白绅很喜欢喝酒,今天酒水也备的很足。

等那些女客人都吃饱喝足,被王净带着下楼逛小区了,他俩还在小杯畅饮。

李从武知道,白绅不仅精通原子、分子层面的化学,对尺度更小的物理领域肯定也比自己更懂百倍。

于是,他在半醉半醒间,聊着聊着就把话题扯到了量子力学上。

白绅真没让他失望。

你跟他聊宏观事物,他半天蹦不出一句话;但你跟他聊微观物质,他可以跟你扯半天。

其实,人类研究到现在,对于量子力学的了解可以约等于:一无所知。

什么五大假设、夸克模型、弦论……统统只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充满了无法解释的矛盾。

说着说着,白绅还从一个搬家大纸箱里翻出了一些学术刊物,从里面找到了好些不被科学界广泛认可的诡异理论,当作笑谈。

其中有找一群冥想大师去做双缝干涉实验,试图证明意念可以操控微观粒子的。

还有把微观粒子与太极、八卦完美结合的。

让白绅这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哭笑不得。

但,李从武却眼前一亮。

只因,他知道气运是真实存在的,而主流科学界连这么重要的“隐变量”都不知道,他们研究个屁。

一旦“气运规律”去看这些理论和假说,视角就完全都不同了。

其中给李从武启发最大的,是一篇名叫“混沌因果模型”的论文。

它的作者比格博·李,既是一位物理学家,又是一个佛学家。

别看这论文名字很不科学,但其中的论证过程是非常严谨的。

光是用马尔科夫链计算概率、推导随机过程的环节,就把李从武完全看懵了。

因此,他只能省略过程直接看结论。

简而言之,比格博·李告诉了他这么一个规律:

第一,万事万物与人类的意识形态有强关联。

第二,无论微观粒子还是宏观事物,它的“混沌”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受意识影响;沾染的“因果”越多,就越难被意识影响。

第三,混沌程度,指的是事物叠加态的离散程度。沾染因果,指的是事物与人类意识产生了关联。

(可以简单理解为,人类完全未知、无法预测的东西,就不沾因果)

比格博·李认为,最初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发射的单光子,就是一种混沌程度很高、沾染的因果很少的东西。

因此,它很容易受意识干扰,改变状态。

而第一批实验者带着光子会呈现“波”或“粒子”现象的期望去观测,导致它从高混沌状态坍缩成了对应的两种结果。

然后科学界震惊,这一发现被公之于众,这又导致它沾染了太多因果,所以之后就再也测不出第三种结果了。

换而言之,假设第一个做双缝实验的人并没有带任何期望进行观测,那他可能会看到完全不同的结果,随后或许会推导出“光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取代现在的认知。

当然,第一个做实验的人,几乎不可能不带期望去观测,而他的期望又是基于以前的研究基础。

所以,人类对未知的探究结果,既有随机性,又有必然性……

对于比格博·李的这篇歪理邪说,主流科学界嗤之以鼻,把他喷得体无完肤。

但是~

当李从武将论文中说的“意识”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47章 沾染因果的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