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 日本真实生活、日本国民最爱、饭团子、爱吃牛排的我 (4/6)

会停止转动天线,然后乐颠乐颠地跑回去和大家伙一起接着看。

这台小电视是我们班的冯国从他爸爸的厂里偷拿来的,大家都知道这台小电视头上本来是有两根触角天线的,可接收信号的能力实在是太弱了,只有在天气好的情况下才能勉强收到一两个台,大家觉得极不过瘾。后来,我找到了无线电专业的一个高中同学,他花了好几天工夫,在实验室里又敲又焊的,终于给我们搞出来了一根可以伸缩的七八米长的室外天线。技术改变生活啊,果然,效果很快就显现了,能收上好几个台呢!只是有的台清楚,有的还是不清楚,雪花一片,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将就着看吧,这平日里也就吸引了不少同学来我们宿舍凑热闹,我们宿舍俨然成了公共活动中心,这也是我在学校熟人多的一个原因之一。

这放《三国演义》的是中央八套,有时候很清楚,有时候根本就看不了,这不,调天线的同学,刚回来满心欢喜的没看上两眼,就又没有图像了,没有办法,他只好又跑了过去举着天线,等调试好位置,便再也不敢动了,像个雕塑似的一动不动。其他同学倒是满意了,可举着天线的这哥们也想看啊,毕竟现在正放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彩场面呢。那可是诸葛亮的高光时刻啊,有诗云,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最后,还是另外一个同学想了个好办法,转换一下电视的方向,直对着阳台,虽然离阳台还很远,声音也很小,可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因为他们手里没有足够长的插座线啊,真的是不能再朝前去了。

于是,大家伙很自觉地让开了一条直通阳台的通道,让那个同学也能瞅到电视屏幕,这样子总算皆大欢喜了。即便如此,一个人也坚持不了多久的,每隔那么一会儿就要换个人,再过一会儿,就再换个人。

当然是很累了,可是这个年代大学生的娱乐生活很贫乏,你想想,这《三国演义》可是我们上大学第一年的时候,也就是1994年10月23日首播的,我们居然都没有看过,直到四年后才有机会一尝夙愿,不过,也不得不说,这实在是拍得太好了,简直是让人百看不厌,后来,我又看了好多遍,因为里面的很多台词都是直接从书上搬过来的,全是文言文,如果是个有心人,绝对也是个学习的好机会啊。我可以肯定的说,就算是个中文很流利的外国人,平时和我们交流完全没有问题,那他看《三国演义》,还就真未必能看得懂,这可不是我小瞧他的。

看见我回来了,蹲在板凳上手握着一把牌,皱着眉头不知道要出要哪张的周康扭头冲我喊道,三哥,恁(彭城方言里对“你”的尊称,一般对年纪大些,或者长辈才用此语)怎么才回来啊,快来替我打两把,我撒泡尿去......

他叫我三哥,并不是因为我在家排行老三,其实我在家里排行是老二,在我上面有一个哥哥,周康叫我三哥主要是因为我的身高是173.2厘米,恰好是根号3,除此之外,就是大二时候结拜,我为了抢占在群体内的有利位置,便偷偷地把年龄提高了一岁多,这样我就顺理成章地排到了第三的位置,如果我做这个小动作,那我就是这个群体里里面最小的了。

因为我早就知道,在结拜兄弟里,如果你是老小,那每个比你年龄大的人都可以无原则的来支使你,让你每天有跑不完的腿,那我就算是不累死,也会烦死的,难道我没有事做啊?

更主要的是,首先,我觉得年龄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看能力,看学识,看阅历,看胆识,而在这些方面,我可以大言不惭的说,我不但不差于他们,反而都还有优势呢。其次,在兄弟们当中,如果你是最小的那个,按照江湖中那种长幼尊卑的固有理念,就算是平时议个事啥的,你最为最小的一个,那估计也根本就没有什么发言权的,而我从小到大都是佼佼者,怎么可能原因屈尊人下呢。

自从一起磕了头,喝了鸡血酒之后,从老四开始,老五,老六,老七,老八,老九,老十,老十一那几个家伙不分场合,只要见了我,都是离着老远就三哥,三哥地喊了起来。

再后来,随着我在学生会的职位步步高升,以及我手中的权利越来越大,很多人,无论比我大的还是比我小的,无论是群里弟兄,还是本班的哥们,亦或者是外班的哥们,不分男女,都不再叫我的名字了,而是统一尊称我一声三哥,从此“三哥”这个称呼居然成了我的一个官称,我呢,也只能讪笑一下,无奈的表示接受了......

我伸手挡住了周康递过来的牌,苦笑着回道,不打了,再找个人吧,我...我还没有吃饭呢,肚子咕咕叫。

周康牌技很臭,十打九输,偏偏又特别喜欢打,每次不是错判形势出错牌,就是被对家甩了几条街,当然少不了被搭档骂得狗血喷头,但是他就是乐此不疲,呵呵呵。

我打开自己没有上锁的抽屉准备拿包方便面,一看,不知道已经被谁吃掉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