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店老板知道陶子鑫也想开火锅店后,给了他几个电话。
这是他之前的供货商。
火锅店里面的食材,调味品等都是对方供应。
双方合作了很多年,对对方的食材很是满意。
现在他不做生意了,但可以为两个人牵桥搭线。
对方的举动为陶子鑫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同时,也给对方朋友介绍了一个新客户。
属于双利。
至于对方能从供货商那里获得多少好处,陶子鑫并不关心,那是对方应得的。
陶子鑫联系供货商之后,商量了一下价格。
供货商也算良心,知道是火锅店老板介绍的后,当即承诺,按照给火锅店老板的价格出货,如果有疑虑,可以货比三家。
对方有自信,自己家的东西质量好,价格还公道。
火锅店老板还向陶子鑫推荐自己的员工。
他虽然不干了,但是那些员工可惜了。
希望陶子鑫可以收留。
可以看的出来,这老板很实在,就是运气不好,被割了韭菜。
一般被坑的就是这种实在人。
陶子鑫答应下来。
他确实也需要人手,接收了前火锅店的员工,不需要培训,可以直接上岗。
节省时间。
······
陶子鑫打开店门,走了进去。
整个火锅店被提前打扫过,很干净。
里面的东西都存在,纹丝不动。
但有些东西肯定要舍弃,比如说筷子,骨碟,调味碟等等。
这些东西上面都印着前火锅店的“LOGO”。
无法继续使用。
但扔掉可惜,陶子鑫打算将其捐出去。
另外一些其他带着LOGO的物品,该换全部都换。
接下来几天,陶子鑫一直忙着火锅店的事情,和孟秋实商讨“火锅店名字”。
因为不是加盟,不是连锁,所以很多名字不能起,不能构成侵权。
商讨之后,最终决定叫——“川味辣庄火锅”。
传承于正宗川菜,得味于正宗川味。
孟秋实还帮忙找人设计LOGO,招牌。
同时定制碗筷,骨碟等等。
而陶子鑫也没有闲着,挨个给前员工打电话,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来这里上班。
在众多资料中,陶子鑫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杨梓君。
这是前火锅店的领班,工资比其他人高一些,一个月四千多。
工资不算低,但除去还债,消费,还有其他的事情,根本不够花。
所以她下班后兼职送外卖。
看到杨梓君,他就想到对方的女儿——田依依。
“老板,咱店里要暑假工吗?我女儿暑假没事,想在咱店里打工”。
“行,让她来吧”,陶子鑫没拒绝。
他还记得系统给他的资料中,建议“重点投资”田依依。
这次是个机会。
“谢谢老板,谢谢老板”。
杨梓君感觉新老板真的太好了。
自从前火锅店要出售之后,他们就失业了。
这段时间,她也一直在找工作,但一直没合适的。
好在她也没闲着,一直送着外卖。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就在她一筹莫展,为未来担忧的时候,陶子鑫的电话打来。
就好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了她的未来。
让她激动不已。
杨梓君心存感激,一定要好好工作,不能让老板失望。
陶子鑫接着给其他几个人打电话。
除了有两个找到其他工作,其他人都愿意来上班。
待遇和以前一样。
不过,他们要等上几天,火锅店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
在“金钱”开道下,招牌很快便挂上,店内的LOGO也全部更换。
巨大的“川味辣庄火锅”招牌在夜晚熠熠生辉,五色光芒流转,很是漂亮。
定制的筷子、碗碟等用具纷纷被运送过来,放置到消毒柜中。
一楼和二楼各有一个消毒柜,十分齐全。
这些都是前期的准备工作,陶子鑫在开业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在孟秋实身上取取经。
比如说——会员制度。
收费标准如何,如何吸引客户等等。
在孟秋实的建议下,按照市场标准走,别特立独行,也别太优惠,否者会扰乱市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