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章 我的研究,差点经费 (1/2)

“敢问姑娘芳名?”

“我叫武曌。”

“武曌!”

秦颂在心头惊叹了一声。

王者大陆上,也许鲜有人知道武曌这个名字。

但作为一名穿越者,秦颂却知道,曌这个字是武则天所创。

武曌就是武则天的名字。

全天下,也只有武则天叫这个名字。

想到这里,秦颂又定睛打量了武则天一眼。

见武则天气质突出,斜躺在软榻上却有霸气外露。

秦颂暗暗揣测。

眼前这个女人多半就是河洛的女帝武则天。

“秦公子,你刚才所作的两首诗,都是难得的佳作,按理说像你这种有大才的人,应该很有名气才对。可我怎么没有听说过你的名字?”

秦颂虽然隐隐猜到了武则天的身份,表面上却并没有表现出半点的异常。

“长安在贤明的女帝的治理下,有数百万人,有数不清的人才。诗人想要出名,需要前往曲池坊,通过曲水流觞,让别人记住自己的名字。”

“可我对曲池坊没有什么好感,在我看来读书、作诗,是一件非常高雅的事情,是一种情趣。”

“曲池坊利用作诗这种高雅的、有情趣的事情敛财,是不对的。”

“没有了曲池坊的包装和宣传,想要在长安拥有名气,难如登天。不过好在,我这个人并不热衷于名利。”

听完秦颂的话,武则天轻轻点了点头。

她没有想到,秦颂竟然还是一个有风骨的人。

恰好此时,有一轮明月出现在武则天的视线中,有如银般的月光倾洒在武则天的船头。

武则天想了想,就抬手指着明月说道:“秦公子,你看到天上的那一轮明月了吗?”

待到秦颂点头,武则天这才继续说道:“我以明月为题,请秦公子作诗。秦公子若是能够作出一首佳作,我可以想办法让秦公子入朝为官。”

武则天话音刚落,秦颂就在一旁大声说道:“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一句诗,好有意境。”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我想问问秦公子,你现在是不是在担忧自己从军的兄弟?”

秦颂轻叹一声点了点头。

“我四海为家,几年前,在长城待过一段时间。与长城守卫军中的数位官兵结成了好友。”

“不久之前,我听闻长城发生了关市之乱,死掉了不少人。也不知道,我曾经的那些朋友,如今是否安好。”

“正因为担心他们,我才有感而发,作出了刚才那首诗。”

“这首诗的意境,有点沉重了。武曌姑娘若是不喜欢,等我平复一下心情,再做一首欢快的诗歌,送给武曌姑娘。”

听完秦颂的话,武则天又对秦颂升起了一丝好感。

有才情,有情有义。

这是武则天对秦颂的最新评价。

想了想,武则天就起身,对着秦颂问道:“你说,你在长城待过一段时间,不知道你对长城守卫军了解多少?”

秦颂闻声,知道自己该为长城守卫军发言了。

“长城守卫军是忠诚于河洛,忠诚于女帝的军队。长城守卫军的统帅苏烈,更是一个勇敢、正直、忠诚的人。可惜……”

见秦颂欲言又止,武则天不由好奇问道:“可惜什么?”

“唉,可惜长城守卫军中有监军赵史。赵史这个人坏到了骨子里,他经常无故打骂士兵,时不时的就用女帝威胁长城守卫军中的将军们。弄得整个长城都乌烟瘴气。”

说者好似无心,但听者有意。

“秦公子,照你这么说,长城守卫军中大部分的人都对赵史有意见?”

“不错!”

秦颂重重的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说道:“我曾经为长城占卜过一卦,卦象显示长城会遭遇三场劫难。而第一场劫难,就与这个赵史有关。”

“只可惜,我人微言轻。我的话,没有人会相信。”

听完秦颂的这一段话,武则天情不自禁的瞪大了眼睛。

明世隐不久之前为长城占卜,长城会有三场劫难。

关于明世隐的占卜,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如今秦颂说自己也为长城占卜过,而且占卜的结果,与明世隐完全一样。这大大的出乎了武则天的预料。

“你说你为长城占卜了三卦?占卜出长城有三场劫难?其中第一场劫难与赵史有关?”

秦颂犹豫了一下,这才轻轻点了点头。

“你能不能详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21章 我的研究,差点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