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敞开心扉 (1/2)

沈惟敬伸展了一下双臂,感叹道:哎,这胖子不在旁边,瞬间就觉得自由多了啦。

嫦娥笑吟吟回道:他在更热闹。

沈惟敬:难得我俩单独出来,哥哥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嫦娥:好,嫦娥愿追随哥哥,哪怕去到天涯海角,只要是哥哥爱去的地方。

沈惟敬:你难道不问问去哪里?

嫦娥:不问,听哥哥的。

沈惟敬挥手叫停了一辆平板马车,小心翼翼的将嫦娥搀扶到平板上,自己熟练的坐定,交代了一声车夫:走,出东门。

只听得一声“驾”,车夫扬鞭启程。那马平日里是拉活、拉货、拉人全武行,可不像有钱人家的马那么规矩,只要跑起来,便是奋蹄狂奔,鬃毛如行云流水般飘逸开来、起起伏伏的,煞是好看。

吴嫦娥坐惯了带轿厢的马车,从来没有在平板马车上撒着欢儿跑,虽然颠颠簸簸的,但是秋风拂过脸颊的舒爽感、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全景感,被身边心爱之人轻拥入怀的温馨感,让她情不自禁的喊出声来:啊。爽啊,真爽啊!

沈惟敬听着哈哈大笑起来。

车一出东门,人瞬间变少了,路也更原始了,渐渐的在视线可及的东西方向多出一座小山丘,虽然不高,但是郁郁葱葱的,格外清新。

嘉兴府系江南平原地带,沃田百里,少有高山。眼前的这片山丘算是难得的景观,名叫瓶山。

嫦娥正依在沈惟敬肩膀上,笑盈盈道:哥哥,不怕你笑话,长这么大,我还没出过城,太开心了。

沈惟敬故作不屑:哎,真同情你,白活了二十岁。

嫦娥:就是,要不小翠她怎么的总是笑话我没见过世面。

沈惟敬指着山丘上的那一大片翠绿:你看,我们一会就去那边。你可知道那是什么?

嫦娥歪着头、眯着眼,研究了好一会:哥哥,那是竹子,那山上都是竹子!

沈惟敬:对,是竹子,单根的叫竹子,成片的就叫竹海。

两人聊天的当儿,马车已经在山脚下停顿下来,沈惟敬付了车马费,将嫦娥搀扶下来。

吴嫦娥显然是高估了自己,不想让沈惟敬过度牵着扶着,没料到被马车颠的够呛,双腿直打颤,不争气的一瘸一拐,惹得沈惟敬笑声连连。

沿着山脚的石阶,两人漫步而上。疏密有致的竹子已经近在眼前、几乎触手可及,嫦娥觉着满眼都是翠绿鲜嫩的,翠得闪闪发亮,嫩得每片叶子都要滴出水来,微风吹来,临风摇曳,更显婀娜多姿。

嫦娥仔仔细细的端详,这每一根竹,都那么微不足道、脆弱无力,随风摇曳、东倒西歪,但是再看这一簇簇、一片片,枝繁叶茂、蓬蓬勃勃、成林似海,风吹不倒、摇摆自如。嫦娥渐渐感知到竹林成海后的坚韧不拔。

嫦娥惊叹:哥哥,我可能是知道了,你就像这竹海。

沈惟敬:是吗?

嫦娥:看似两面倒、实是左右逢源、任凭风浪起,你岿然不动。

沈惟敬:嫦娥啊,你太高看夫君了。不过,你这么评价我,令我欣喜若狂啊。

不知不觉,两人已经走到半山腰,眼前一座古朴无华的石亭,安静的坐落在那里。

沈惟敬牵着嫦娥的手,走到石亭的西侧,静静的站住,嫦娥也静静的依偎着他。

沉思许久,沈惟敬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重重的呼了出来:嫦娥,你看,前面是嘉兴城,背后是满山竹海,我特别喜欢这地方,每次觉得坚持不下去了,就一个人过来坐着发呆。只要一到了石亭这边,我就可以暂别城里的繁杂,没有三教九流,没有吆五喝六,没有耻笑奚落,只有大片大片的绿,安安静静的陪着我,没有人会跟我争跟我抢;就像自己小时候,每次受了委屈,就只想仰头望天空,因为天空永远都是那么大的、永远都是那么蓝的、永远都是属于我的,永远都会安安静静的在天上陪着你,没有人跟你抢。

嫦娥感觉到了,沈惟敬正在向她打开心底最深处的部分,那部分可能伤痕累累、可能忧愁悱恻、可能郁郁寡欢、可能不那么光线靓丽,但是,那绝对是最真实的部分。

嫦娥对那个他,也许不会太懂,但乐意做他的听众、乐意做他的观众。

嫦娥把沈惟敬的手握的更紧了一些:哥哥,我从小到大,衣食无忧,整日里没头没脑的,也许无法读懂哥哥的全部,但是,此时此刻,此时此景,嫦娥内心真的感激哥哥,谢谢哥哥把心里最柔弱的那部分告诉了我。

沈惟敬:是啊,这才是最真实的我。

嫦娥:哥哥,请相信嫦娥,对你,我什么都可以。您看,那日出,越过孤城,又照到竹海,就像您未老,我依然...

沈惟敬听的,潸然泪下。蓦然感觉到身边的这位女子,那万丈柔情,似万丈青丝,轻轻柔柔间就把自己缠绕着,越缠越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