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到傍晚,三人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大理寺。
回去的路上,家里的小厮卫铁衣特意拎着两个大大的灯笼跑来接主人回家,一个灯笼自己提着给主人照清脚下的路,一个灯笼给二老共用。
官档资料是查了很多,但是公师董却突然发现,自己身边可用之人不够用了。
他便向两位老人顺嘴一提,想问问两位有没有什么门生故旧的,能来帮忙的,自己会予以优待!
有了这个想法,焚老和索老就各自写信给自己的门生弟子,联系故人。
没过两天,各自又招募了两名弟子,算是二老的故吏门生。
这一下就又多了四人。
人来的很快,一看是自己恩师的意思,这四人快马加鞭就赶过来了。
听说恩师有了新的主家,而且还能顺便帮着给他们引荐一下,让他们能在主家谋个客位,日后的生活也能有个着落,既然有这等好事,那还不赶紧来?
焚老的两名门生,一位康俊首,一位门铁铠,都是玄门弟子、剑术高手,并且炼丹也炼得不错。
这三人都是一般无二的不问世事,也都不怎么认路。
日常完全就是道士打扮,行的也都是玄门弟子的苦修,清贫惯了,也都无趣得很。
索老的两名门生,一位是潇隐耕,人如其名,半耕半读,半隐半俗。就连他的恩师索老都爱开玩笑说他是“四个半人”。
潇隐耕平生最好读书,可偏偏却是个农夫出身,少时家贫,无法资助他识字念书,直到中年才遇到自己的恩师,从头学起。
多亏索老不以凡夫俗子的态度对他,有教无类,也没有放弃他,甚至在教他识字的时候都异常耐心。
“潇隐耕”的名字也是恩师帮他改的。
这个潇隐耕把自己恩师身上的学问和风骨全学了去。自己一个人不婚不娶,只寻了一间茅屋、三亩薄田,自耕自种、自食其力,好不快活。
他日夜只是卷了一本书,拢起一堆火,就着火光,一看到半夜。
索老的另一位门生韩瑟,是这四人里最有钱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干着“行商坐贾”、做着干买卖这一行的,也是四人里唯一一个有家室的。
他之前也曾救济过自己的恩师,却因为恩师入狱,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一怒之下,离了京师,北上做生意去了。
韩瑟做的是布匹生意,买卖不大,薄利多销,好歹家里也是有五六个奴仆的,并不差钱。
不过恩师既然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回绝,便过来看看,恩师的主家能不能像恩师说的那样启用自己一个商人?
毕竟“士农工商”,唯商最贱嘛!
结果不到一天时间,公师董全给他们安排好了!
一位康俊首,一位门铁铠,既然都是玄门弟子,那和公师董彼此之间就都是师兄弟!
公师董让他们俩负责教家里的女眷婢子、仆从小厮识字读书,顺便替自己守家护业,算是顶了“门房”和“护院”、还有教书先生的活计!
两人一看,一来就委以重用,还有钱拿,活还不累!这不挺好吗!便都欣然答应!
潇隐耕,让他去乡下自己的别业宅子帮忙看家,顺便照看乡下那几百亩田的日常生产工作,算是个“账房大先生”!这正好适合潇隐耕,他乐呵呵的应承下来,准备这两天就去走马上任!
韩瑟,则留下来,帮着家里的总管孟天童,给他当助手。
索老和焚老,则留在公师董身边,作为他的门客,也是他的智囊,伴随公师董左右,为他出谋划策,处理日常事务。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原本这四人或多或少都曾经因为自己的恩师而受到过连坐,被不同程度的打压过。
今天一来没多久,就得到了主家的任用和款待,四人心底里都想到了之前对这位主家的各种猜测,现在反倒是自惭形愧不已。
回来之后,卫铁衣偷偷向公师董禀报了家里的仆从小厮帮助外人探听自己家主人踪迹的事情。
原来是卫铁衣下午派了三个粗使的长工去外面采买物资,结果却有一个人非要单独行动。
卫铁衣派了心腹小童去找人回来,结果遇到出去采买的小厮,那个新来的郭照三先后和岑总镇家的仆从以及他自己原本的主家段干家的老奴见面。
这家伙,在外面拿两份好处,开开心心的收了钱就出卖了自己的主家。
公师董不愿意脏了自己的手:“养不熟的畜牲!”
他让索老带人好好的“整治整治”下面的小子,尤其是这个吃里扒外、出卖主家的郭照三!
开始之前,他还要集合全家,当着所有人的面才能动手。
公师家第二进偏房院子里,
等人都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