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章 冬夏不容共长空 (1/2)

初听这是一首只有秋冬,并无宴会的诗,但细细一品,便可知其中深意。

她将这众多贵女比喻成秋风秋雨,为位而争。又比喻成冬雪,明明争锋相对,却又同在这宫殿内,暗示后宫尔虞我诈,和身处无奈。

这秋意又好像是在说她自己,其中的意,也大概只有她自己知道。

冬残花影是指这秋冬宴上的桃花酥,又指那些未能进选的贵女,无人知晓那失落的心境。

“秋雨秋风似争锋,冬夏不容共长空。秋意难知随风去,冬残花影轻摇中。”皇后接过文宦递来的宣纸,逐句深读一遍。

别人都是五言律诗,而沈微惜做的是七言绝句,在诗韵上就高等一筹。而诗中蕴意得体,符合皇后出的题目,也称得上全场最佳。

沈洁雅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嫉妒,她没有想到这个沈微惜这么厉害,哪怕是她挡住了父亲的纸条,她也能依然大放异彩。

心里的不甘转变成了怨恨,沈洁雅盯着沈微惜那张波澜不惊的脸,恨不得给她挖出一个洞出来。

其他人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应,沈珺璟的才华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她三岁识字,五岁行诗,今日所做不过是冰山一角,根本称不上为奇。

皇后对沈微惜作的诗甚是满意,宣纸平铺桌面,仪容微抬,缓缓开口,“沈家有福,赐玉.....”

“母后且慢。”

一声清冷的嗓音打断皇后的话,四公主从殿外缓缓走来,“为太子哥哥选妃这等大事,母后怎能轻易决定。”

看清来人后,皇后凝色低斥,“娟儿不要捣乱。”

四公主走到殿中给皇后行了礼,抬头道,“母后冤枉儿臣了,儿臣没有捣乱,只是觉得母后给太子哥哥选妃最好慎重些。”

面对封显娟的质疑,皇后非但没有怪罪,反而还问道,“那娟儿觉得何为慎重?”

封显娟和太子封怀苍,都是皇后所生,所以在跟皇后说话时,便少了些顾虑,“儿臣认为,太子妃人选当以康健为主。”

说着封显娟转过身,目光犀利的盯着下方众女,“所谓德才容娴都需要一个稳健的身体才是至关重要的。若是身娇体弱,久病缠身,想来就算嫁入东宫,日后也不能为太子哥哥分忧,反而还会拖累太子哥哥,令他分神。”

“母后。”封显娟转身对皇后认真说道,“众所周知沈珺璟就是一个汤药罐子,整日用药吊养的身体,定是虚弱无比。儿臣认为,她做太子妃,实在不妥。”

封显娟的一番话,令在座的各位惊了一刹。

谁都知道在皇后心里的太子妃人选就是沈珺璟,却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竟是皇后亲生的四公主。

“娟儿莫要胡闹。”皇后责备的看了封显娟一眼,有些无奈道,“你说的虽然可取。但本宫已做了决定,哪有收回的道理。”

皇家人最注重言面,在这等重要场合,定然不能更改旨意。

“母后莫要为难,儿臣这里有一方法可行。”封显娟显然是有备而来,她从腰间取下鞭子,“都说沈珺璟是病秧子,病秧子和病秧子不同,有些病秧子气短命不长,有些病秧子不过是外邪内刚要不了命。”

说着她转过身,看着大家不解的眼神,继续道,“今日我可帮母后一试,看看这未来太子妃到底是气短,还是外邪。若是气短,太子妃人选还得再斟酌,若是外邪那便靠着补药温养即可。”

冷鞭在封显娟手中泛着冰冷的寒光,令沈微惜心头闪过一抹不好的预感。

皇后看着众人不解的脸,问道,“到底是什么办法?怎么还让你动了鞭子。”

“母后不知,我这鞭子可是有些驱祟镇邪的功效,若是气短人挨我一鞭,不会损伤根本,只是活血化瘀晕上几天。若是外邪之人挨我一鞭,便可破妖除魔,重获新生。”

封显娟说完将鞭子往前递了递,让人看的更清楚些,“左右挨了我这鞭子没坏处,不如就拿它试一试未来太子妃。三鞭下去,我们看她是晕过去,还是获得新生,便可知她病情如何。”

话音一落,众人表情各异纷纷看向沈微惜,等待她作何反应。

一旁的沈洁雅更是幸灾乐祸,嫉妒使她迷失了沈府的顾忌,她沈微惜沾了沈珺璟的光,现在也得替沈珺璟挨下来。

但沈微惜却早已经视透了皇后的计谋,说到底她不过是在沈家的惩罚找个理由罢了。

这些年沈珺璟因病驳回了皇后好几次宴请,故而皇后颜面受损,对沈家颇有意见。

东山王府不参与太子妃竞争,那沈珺璟就是皇后心中最佳太子妃人选。

但沈府这样年的做法着实堵了皇后的心,她觉得沈家几次不给她面子,而自己这么轻易给沈家一个太子妃之位,显得这皇后姿态太低。

故而派出封显娟这样一个角色,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