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服了纳什,搞定了猫王华莱士,飞龙队的更衣室气氛算得上很不错的。
叶玄在更衣室,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度。
小事大家商量,大事他一言堂。
然后,来一句,球场无小事,为自己的决定兜底了。
叶玄是坚持小球的理念的,相当于一种篮球战略,这是必须集中。
至于战术嘛,叶玄决定还是民主一些,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来商量,跑轰只是一种战术而已,三分也是一种战术而已,魔球也是一种战术,在正确的时候用正确的战术,叶玄还是很开明的,战术必须是变化的,发展的,适时视势而变的。
水无常形,形容战术,再合适不过了。
主打三分战术是叶玄的一种初级实践。
现在,面对防守最好的凯尔特人队。
叶玄又有了新的战术想法魔球体系战术!
在教练会议上,叶玄一提出来。
马上便遭到了四名助理教练的强烈反对。
里基-戴维斯,加里-佩顿,保罗-皮尔斯,里夫-拉弗伦茨,马克-布朗特,众人分析了凯尔特人的先发阵容。
对叶玄提出的新打法,魔球体系提出了质疑。
这是近期叶无忌开始的魔球实验:放弃中距离,所有球员只投三分或者上篮,防守端采用“无限换防”的防守策略,这就是攻防的完整“魔球体系”。
说白了,此时的飞龙队是另类的,他们没有一个强力的全能中锋。
帕楚里亚是属于功能型蓝领,穆托姆博是防守型的中锋,奥库与大志身高足够,体重也够,风格却接近于飘在外面的大前锋。
要是飞龙队碰上有强力中锋的球队,内线就会成为绝对劣势,就很容易跪了。
所以,叶玄就想试一试这魔球体系。
降低内线高度,提高防守轮换的速度。
用时间换空间。
通过包夹,逼迫对方无限单打。
“打凯尔特人队,是最好的实践,因为,他们的防守足够强大!还有,他们的替补实力不强,正好为我们所利用!”
“我们的主力可以用战术纠缠他们,替补负责拉开比分!”叶无忌说出了自己改变战术的理由。
最后,四名助理教练还是不同意。
叶玄最后还是力扛民主,采取了集中决定方式,自己负责搞定了。
想赢,就得求变。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个哲理,在篮球赛场上也是可以用的。
“举双手同意!”叶玄与纳什一说改变战术,纳什便满口答应了。
纳什早就想打这样的战术了,在训练中,这样跑起来,他感觉自己就像那无所不入的风一般自由,呼吸都变得无比顺畅。
将球传到自己想传的地方,只要跑起来,在他眼中,对手所有的防守,全是漏洞。
训练着,训练着,大家都熟悉了起来。
加上叶无忌年轻,与球员们能够打成一片,很快,大家都开始称呼他“老大”。
当然,只有纳什叫得有些别扭,其他人,都还行。
穆托姆博年纪确实比较大,但是,大叔的性格还是很友善的,教练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当年,在76人队,他是这么干的,后来,去了火箭队,同样也是老老实实,兢兢业业的,也就摇手指的时候,才能显现出非洲大山的锋芒。
魔球理论的实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训练之中,很多球员都不适应这样的快速出手。
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杰拉德.华莱士,本来,他的节奏感算得上快的,加上在国王队时候的战术理论学习,在内外线都有一手篮子。
在叶玄看来,杰拉德.华莱士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问题就是来了。
习惯了持球的杰拉德.华莱士,有球还好,无球的时候,就有点不知所措,好像游离在进攻体系之外,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
同样不适应的还有拉加.贝尔,韦斯特,布雷克,帕楚里亚等人,他们的节奏一向偏慢,出手的调整时间也相对较长,习惯了,就很难纠正过来。
两天时间,叶玄不得不用上了全部的时候,来给球员普及一下魔球理论的精髓所在,三分当然是主要的,关键还在于出手的速度,每个人都要冲抢篮板,快速推进,快速出手.
最后,作为球员“兄弟”的叶玄,不得不使出了经济“大棒”和加练“大棒”。
以图在最短时间内,让球员们尽快掌握魔球体系。
罚钱和加练,短时间内的突击,确实是个好办法。
球员们有了压力,投入程度就高了不少,加上五大教练在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