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没有出来拿碗。
李氏又在里头喊起来,贺三秋这才扭身进了房。
说来也怪,贺三秋才进去,米雁回便撩了帘子出来,弯腰将碗拿进去了。
翌日清晨,红藕挽着菜篮去买菜,逛着逛着就到了前街,她亦不慌张,只顺着羊肉的味儿走着,如此走错了几家,终于在一处拐弯的地方寻着了米雁回的面摊。
头天开张,米雁回的面摊生意不错,摆出的几个简易小桌都坐满了人,还有些饿急的,蹲在地上吃得挺香。
意外的是,贺三秋竟然也在摊子上,只见她一会儿给米雁回递个碗,一会儿又帮着招呼客人,倒是颇像一个老板娘。
红藕握了握手中的十文钱,低头离去。
她在街上买了几把青菜和几个鸡蛋,又买了几个瓜,到绣庄买了些丝线,便回后街去。
天气好,许氏搬着凳子坐在门口晒太阳,听得动静便道:“天气好,红藕快把草药拿回来晒罢。”
红藕应了,放下菜篮,才晒了几把草药,就见贺三秋气鼓鼓地回来,扭身进了房。
须臾,就听得李氏在里头骂:“……你个不要脸的,贴上去别人也不要,丢尽老贺家的脸了!以后少给我出去!过些日子便托人把你说出去咧!”
贺三秋气呼呼地说:“那天你还说米大哥好咧,说他上无双亲,下无小姑小叔,又会手艺,是顶顶好的!”
“你……”
红藕正听得热闹,就没了下文。
过了午时,米雁回就推着一辆巨大的车子回来了,上头垒着各种各样摆摊的工具。
贺三秋倒是不计前嫌,又跳出来:“米大哥,我帮你吧。”
“不用。”米雁回只简洁地回了两个字。
红藕和许氏正在吃午饭,大米稀粥就小烙饼,炒青菜,酱茄瓜,还有一个水煮蛋。蛋是许氏的,红藕不爱吃蛋。两个寡妇的日子,清淡又平淡。
许氏说:“这贺三秋,思春了。”
红藕不搭话,唇儿弯弯。
第二日,红藕到前街米雁回面摊的时候,米雁回正忙,抬头见是红藕,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来了。”
红藕也紧张地笑笑,瞧见案桌上有一个装钱的笸箩,便将手中握着的十文钱扔到里头去:“谢谢那日的羊肉面。”她说着,也顾不上看米雁回,只拔腿就跑。
给了米雁回钱,红藕的心终安定下来了。她虽是贫寒之家,但不到万不得已,不爱欠别人的。
那日之后,红藕便专心在家绣花,出门买菜,也只是到后二街去。
如此半个多月过去,渐渐接近了炎夏,天气也变得难测起来。这几日早上天儿总是阴沉沉的,不到午时便下起雨来,米雁回也总是在下雨的时候回来。
“米大哥,你的衣服都湿了呢,我帮你烧水吧。”贺三秋向来是不到黄河不死心。
“不用。”米雁回总是简洁的两个字。
李氏又在房里叫起来:“贺三秋,你给我滚回来!”
雨声哗哗的,屋里越发暗了。
红藕寻了火折子,点燃了油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