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何谓灵 (2/3)

射出去,带走了另一部分能量,因此出现了能量亏损。这种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弱,以至仪器很难探测得到。未知粒子、电子和反冲核的能量总和是一个确定值,能量守恒仍然成立,只是这种未知粒子与电子之间能量分配比例可以变化而已。26年后,费尽千辛万苦,科学家还是在核反应堆旁找到了中微子存在的证据。而根据科学家贝特等人的理论,可以根据太阳释放的能量,精确地计算出太阳释放出多少中微子,以及它们的能量分布。计算得到的数字让人惊讶:尽管地球离太阳这么远,每一秒钟依然有3亿亿个太阳中微子穿过每个人的身体,而我们的身体对此毫无反应,也不会受到任何的损伤。

没错,修罗绫继续解释道,中微子只参与非常微弱的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具有最强的穿透力,能穿越地球直径那么厚的物质。在100亿个中微子中只有一个会与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中微子的检测非常困难。正因为如此,在所有的基本粒子,人们对中微子了解最晚,也最少。实际上,大多数粒子物理和核物理过程都伴随着中微子的产生,例如核反应堆发电(核裂变)、太阳发光(核聚变)、天然放射性(β衰变)、超新星爆发、宇宙射线等等。在宇宙中中微子的数量极其庞大,真空中充斥着大量的中微子,大部分为宇宙大爆炸的残留,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0个。

你们的太阳体内有弱相互作用参与的核反应每秒会产生10个中微子,畅通无阻的从太阳流向太空。每秒钟会有3亿亿个来自太阳的中微子穿过每个人的身体,甚至在夜晚,太阳位于地球另一边时也一样。中微子是一种神秘的基本粒子,不带电,质量极小,几乎不与其他物质作用,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它能自由地穿过人体、墙壁、山脉乃至整个行星,难以捕捉和探测,在你们这一次元,是极其难以捕捉和识别的存在。

穆宏博真没想到,这中微子,竟然是灵体赖以存在的重要维持要素,对于人类来说,中微子存在着太多未知之迷,以前人们以为中微子是没有质量的,永远以光速飞行。1998年位于日本的超级神冈实验发现它们可以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称为中微子振荡,间接证明了它们具有微小的质量。不过这个质量非常非常小,1998年之前还没有测出来,它们的飞行速度非常接近光速,1998年之前也没有测出与光速的差别。其次,中微子与它的反粒子是否为同一种粒子也不得而知;再者,中微子振荡还有两个参数未测到,而这两个参数很可能与宇宙中反物质缺失之谜有关;第四,它有没有磁矩;由于它很难探测,是人类了解最少的基本粒子。正因为如此,在其它粒子都有大量证据证明严格遵守相对论时,也有不少人怀疑中微子会不会是个特例。然而,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其竟然是构成庞大世界树的无处不在的重要要素。

修罗绫接道道,中微子,或者可以称其为灵子,存在于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按照人类已知的计算尺度,中微子家族中最轻成员的质量:不超过0.086电子伏特,约为单个电子质量的600万分之一。甚至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为最轻的中微子质量提供一个检测到的固定数值,实际还要比这一限定还要小很多。

怪不得可以跨次元存在。穆宏博感叹到,要知道,电子的质量可以说是极其微小的,大约是9.10956×10^-31千克,即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10956kg,而在这一质量数值下,还要再缩小至600万分之一,即还要远远小于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51826,已经是抵达了其他次元的存在了,而在本级次元中,这灵子却是无法得以充分运用的。

是的,所以人类所在的本级次元,还处于世界树中的极低层次的次元。修罗绫道。

那中微子的质量到底是多少呢?穆宏博突然对这个人类无法探测到的数值起了兴趣。

怎知这一问竟也把修罗绫问倒了,因为在这六界之内,也远未有灵体能测出中微子的质量数值,所以她并不知晓答案,但她仍故作深沉对穆宏博说道,答案嘛也并不长:本来不该有,但是实际上有。要中微子小到可以轻易地穿过一亿个地球,具体数值恐怕在这六界之内也无人能知,中微子几乎可以在所有物质间穿过且不受影响,只有非常小的概率撞击到原子核中的夸克,才有可能因为弱相互作用被吸收。要知道,在一个原子中,原子核的直径只有原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而在原子核中,夸克之间的距离,又是夸克直径的数万倍,一个中微子穿过一亿个地球时也可以轻松地通过,几乎不受影响。所以我只能告诉你,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既是存在的,同时又是不在的。

穆宏博听罢,突然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以生前未有的一个视角,开始重新审视自身所处的世界……

修罗绫道,本级次元的灵体所视范围大约是光波长380~780纳米的,如果你想更直观地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