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37章、何惧之 (3/3)

故而,哪怕失去了两个郡,但魏国君臣同样不会觉得,蜀相诸葛亮有治兵之能、蜀兵有不当之锐。

毕竟,有战绩可循嘛~

至于蜀相诸葛亮有平南中叛乱的功绩......

在魏国君臣眼里,不过是讨平愚昧的蛮夷部落叛乱罢了,何足道哉!

如魏国北疆的鲜卑、乌桓、西北羌胡部落等叛乱,哪一次不是一出兵即讨平!

讨胡虏蛮夷之功,有什么值得称赞的。

又不是类如前朝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为国拓疆域数千里之功!

也就是说,在天子曹叡与曹真以及诸多鼓噪伐蜀的臣僚心中,已然将数万精锐葬送在夷陵之战的蜀国,不足为惧!彼蜀相诸葛亮虽有经国之略,然却无有督帅之才,不足挂齿!

是啊~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就是这样子的。

于曹真伐蜀失败之前,魏国皆以为有山川险固的巴蜀是可以被攻破的!

于司马懿在卤城之战中贡献“甲首三千”之前,洛阳中军与雍凉各部将士皆以为,蜀国将士是无法匹敌魏国精锐的!

故而,在天子曹叡与曹真的心中,伐蜀势在必行。

已然占据天下七分的泱泱魏国,岂能容仅有益州之地的、在夷陵之战中被贼吴重创的蜀国反复犯境挑衅?

尤其是蜀国还以前朝正统自居,与魏国争天命。

魏国若不兴兵伐之,何以扬国威!

何以证明代汉乃天命所归!

何以安人心!

心中有了明悟的夏侯惠,久久不做声。

毕竟,他总不能说自己反驳的理由,是知道历史轨迹如何发展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