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气运落宝刀终被盗 使险计虎口得生天(1) (1/3)

杨曜中的这手隔空取物不仅让围观的军兵为之喝彩,就连孙舒白心中也不由一惊,天下竟然有人能将武功练到如此地步,以气驭物!想到这,孙舒白暗自提了口气,从腰间袍带下抽出一条银色软带,尽头一抹红缨!手一发力,竟变成一杆一人多高的长枪。

原来这枪身乃是取漠北稀有之物黑赤金加以当地于阗族人特有技艺铸炼而成,通身坚硬无比,但内里另有玄机。可收力变为一条状似二十八节的软鞭,闲时便可裹于腰间。

枪一成形,孙舒白提气便上!

一招“银蛇出洞”直取杨曜中面门,同时左掌运气直攻前胸。杨曜中拨剑避开长枪,同时侧身躲过袭来的掌风。

只见他手中长剑刚一接到孙舒白的长枪便立即回收,整个人腾空而起,一招“果老来朝”,空中直取孙舒白的后腰。孙舒白长枪在手,向后抡开,同时还是左手,掌变为拳。只是这一拳并非攻向杨曜中,而是正中枪身。

原来他这一拳运足真气,击在枪身是为让枪势更猛。杨曜中身在空中向下而落,眼看势必中枪,却见他在银枪快要扫中的前一刹那竟能凌空二次翻身,堪堪躲开。

这一来围观军兵的喝彩声更是响若潮雷。孙舒白倒是冷静,没有惊叹于杨曜中的轻功是如此的化境,枪一击空便也提足而上,长枪向杨曜中的下落点刺进。二人你来我往便在这开云宫前好一番争斗。

此时原本繁星密布的夜空突然没了光点,阴云笼罩,远处雷声闷动,闪电偶尔迸开黑云便是银光满地。

万鹤峰上冷风乍起,寒气袭人。

但无论是杨曜中的军兵还是雪山派的弟子都无一人感到寒冷,全都被这场旷世罕见的比斗深深的吸引。军兵们看热闹很是兴奋,雪山弟子则全都神经紧崩为孙舒白捏了把汗。

再看孙杨二人,孙舒白的招式由一开始的沉稳实用变得愈发的飘逸潇洒,而雪山派的弟子甚至军兵里的部分老兵都知道,孙舒白的招式越是飘逸实则越是凶狠,一旦他如此出招则说明他已了然对手的路数进而开始进行自己的节奏了。

华丽的攻击正是因为他的每一个招式都连头藏尾、变化繁多。然而杨曜中竟是丝毫不落下风,应对自如。孙舒白的每一招每一式他都可以使力化解,同时还可以在式尾转守为攻。如此一来二去,二人打了足有一百回合仍看不出倒底谁占上风。

孙舒白双手横枪在前,一招“仙翁开门”,枪头直扫杨曜中身前。本来武器之中便强调“一寸短一寸险”,杨曜中所用长剑虽并非为短,但交手的却是孙舒白的长枪,如此他便有了先天的劣势。

纵然他天赋绝伦武功盖世,一把长剑使得有如出神入化,硬生生将劣势化为乌有,有时还可压制对面的长枪,但孙舒白也并非凡人,因此二人你攻我守,你退我进,一时谁也无法轻易找到对方的破绽,又打了近一百个回合。

山峰上的空气愈发地湿冷,细细的雨滴已然飘落。

西川生活的人都知道这方土地是没有微风细语这种说法的,像眼下这般小雨之后那必是恶魔般的狂风暴雨。雷声也不再是先前那般好像闷着的一样,面是肆无忌惮地破空轰鸣。杨曜中手中长剑一招“天山问路”,剑花直抖,冲着孙舒白的罩门腾挪而至。孙舒白长枪在手却苦于短兵相接而无法施用,只得连连退后。

长枪拖在地上已然无暇出招,眼看杨曜中极为迅捷的身法之下剑尖离胸前已不足三寸,孙舒白索性向后便倒,身体几与地面平齐却极速向后方撤去。待到脚尖脱离长剑的攻势,长枪一挺,人从地面飞起升至半空,同时手中三杆飞枪离手而出。

雪山飞枪!杨曜中收剑欲挡,同时腿上发力侧身极速退去想避开飞枪的想避开飞枪的锋芒。然而雪山飞枪一发必中!三杆小枪尽数击中,其中两杆插上了杨曜中左边的大腿,还有一杆直没他的右脚。

然而这杨曜中竟像是铁打的躯体,中枪之后几无任何反应。而是待孙舒白行将落地的一刹那,赫然将手中长剑向空中一掷。只见这把长剑悬停在孙舒白的头顶,剑尖向下直立。从杨曜中腿上中枪到他掷出长剑皆是眨眼间的事,孙舒白甫将落地便已发觉头上的长剑,只是他并未在意。

以他的轻功,即便这把剑再以如何迅猛的势头落下他都有足够的把握闪开至六尺开外。然而当他脚尖触地行将发力要躲避的时候,头上的长剑竟然消失了,原本奇厚无比、通体发红的剑身四散裂开,变成了数百支极为细薄,像浮冰一样的剑片,全部悬在空中。

此时他的头上除了有纷纷下落的雨滴,还有如这雨一般密集的剑片阵。他足下发力想要彻底脱身这剑片的覆盖,然而纵使雪山派的轻功踏雪无痕、迅若山鹰也无法做到雨中不湿身,更何况是来势比夹着风的雨滴还要快的剑阵。

一瞬间孙舒白的身体移开了足足有六尺,然而还是慢了。剑阵的覆盖范围足有一十二尺。七支剑片从上而下贯穿了孙舒白的双肩、后背还有迈出去的右腿。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