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你们见过这两天出现在街头的东方艺术家的表演吗?我认为,这是世界最顶级的街头艺术,给我们巴黎,注入了新的艺术血液,我建议大家在几处著名景点蹲点守候,这些表演者每一天都会出现在不同的景点,上演精彩绝伦的艺术佳作。”
这是都市新闻的女主播海洛伊丝不遗余力地在她的节目中进行推销。
这两天她的节目收视率突破了前所未有的45%,一骑绝尘,创造了电视台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当然不会吝啬赞誉之词。
另外,她所在的电视台也收到了无数电话,追问在什么地方可以购买那些漂亮的服装,让电视台的接线员都疲于应付,抱怨连天。
最后这事情还惊动了总公司才上任的董事长,从电视台这边一天几千个电话咨询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已经找上门去亲自那些东方人洽谈,准备买下他们的服装,专门设立一个品牌在公司商场销售。
她也想买几件。
就不知道这些服装贵不贵?
沈林在同一时刻也面临着陈斌问出同样的问题,马上将给出肯定的回答。
“陈团长,我的定价一点都不贵,一件纯丝绸绣花旗袍也才要价八百,才和帝凡黎集团签订了三千件的合同,要是贵了,怎么能卖得出去?”
陈斌一听,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大气,点了点头表示。
“八百一件的确不贵,最最重要的是销量打开了,毕竟现如今国际环境不太好,我们薄利多销,少赚一点也是好的。”
沈林旁边一个小翻译这才找到机会,弱弱开口道:
“团长,沈经理是卖的八百法郎一件!”
“什么!”
陈斌身体一歪,差点从椅子上掉了下去,一法郎可是能兑换十元多一点,也就意味着沈林是以八千元一件的天价出售的,价格一下翻了十倍,更创造了纺织品对外贸交易的最高价。
这简直就是活生生地在抢钱啊。
陈斌脸上的高兴一下不翼而飞,一下跳起脚来,指着沈林的鼻子嚷嚷起来。
“你啊……你啊!你要价太高,法国人回过神来,就会不要货了啊。”
沈林双手抱胸,好整以暇地给出解释。
“陈团长,你就不知道了,我卖的是艺术,不是丝绸,所有旗袍都是有特殊要求的,必须手工缝制,图样花色更不能有任何重复,当然不能和普通服装相提并论,要是在巴黎缝制,还不够当地裁缝的手工钱!”
陈斌有千言万语堵在胸口上,想说点什么又不恰当。
最后只好懊悔莫及地长叹一口气。
“小沈啊,你就算有本事,但也不要将外国人当傻瓜,这些外国人比猴还精,我们是上过无数次当的,人家可以随时反悔,撕毁合同的。”
沈林无所谓地双手一摊,给出一个回答。
“撕毁合同就撕毁合同,反正他们已经支付了百分之二十的订金,已经转到我公司的国际账户上了,撕毁合同更好,我连产品都不用给了,白赚几十万法郎。”
陈斌哭笑不得,根本不知道说什么话才好。
沈林拍拍陈斌的肩膀,安慰起来。
“陈团长,你就放心吧,老外喜欢的原汁原味的东方艺术,我们这次是卖艺术品,不是卖纺织品,我们可以将货物分两类,一种是普通平价商品,价格稍微降低一点,然后将艺术品就定位到我这价格,打死不松口,反容易卖出去。”
他顿了一顿,又给出一个理由。
“法国可是时尚之都,大家买的都是高档品牌,是奢侈品,价格低了反没有格调,这批衣服,商家拿过去,反手就以四五倍的价格出售,赚的就是才掀起的东方时尚浪潮的钱。”
老外奢侈品的饥渴营销方案,他可是清楚得很,但对于八九十年代的国内厂家来说,做生意还是太过老实,根本不明白奢侈品就是越贵越有人抢着买。
不管这位团长明白不明白,反正他已经完成了一笔240万法郎的交易,正好回去交差,尤其账户上躺着50万法郎的订金,更是属于他外贸公司的第一笔收入,完全落入了他的腰包。
这笔外汇,他不会让它躺在账户上变成一堆数据,只需买成最有价值的商品带回去,金额就会再翻上几倍。
只是他要买的东西,他还有点看不上眼。
因为这东西对他来说,就是老掉牙的东西,但在这年代,却是货真价实的高科技产品——大名鼎鼎的486芯片。
要是不出意外,明年家里就会给他和小妹各买上一台价值三万多的台式机。
用的就是这款这款89年英特尔公司出品的芯片。
但在国外,单独的芯片也就是一百美元左右,他只需要将进口一批芯片回去,转手就能翻几倍价格卖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