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主公!”
关羽和张飞来到刘备书房门口就大声呼喊,却发现自家主公并不在书房中,不由面现焦急之色。
“主公这段时间在忙什么?”
张飞不由问起关羽。
关羽也是摇头。
“主公最近一直奇奇怪怪的,我也不太清楚他在忙什么。”
正说着呢,就听到一阵匆忙的脚步声从院落外面传了过来。
关羽两人扭头一看,只见刘备走进了院子。
关羽两人正要见礼,又发现在刘备的身后还跟了大约十几个人。
这些人虽然衣着平凡,但仔细去看的话,却各个器宇不凡,这让关羽二人不由心生诧异。
“主公,这些人是?”
关羽两人也顾不得见礼了,茫然开口询问。
“二位贤弟,这一行人是刚刚来投奔我等的贤才,我来替二位贤弟引荐!”
刘备首先指向苏正:“这位是苏先生,通古博今,乃是人中龙凤一般的无双贤才,二位贤弟之后切莫怠慢,赶紧以师长之礼相见。”
“见师长之礼?”
关羽和张飞两人闻言不禁就是一惊。
虽然刘备性格温厚,对待人才也一向十分重视,但是从没这样对待过其他人。
心中转过疑惑,但既然主公如此吩咐,他们也不敢怠慢,急忙拱手向苏正施了大礼。
“我等见过苏先生!”
刘备在一旁道:“苏先生,此二人一名关羽字云长,一名张飞字翼德,自我起兵以来就一直伴随左右,既是我的左膀右臂,又是我的手足兄弟,还请苏先生不吝指点他们。”
苏正见到这两人也是心中有点小激动,尤其是关二爷,这位可谓如雷贯耳,在华夏文化中,更是成为了“忠义”二字的代言人。
他也肃容拱手,揖手回礼道:“苏正见过二位将军。”
介绍完苏正,刘备又将补习班的其他人一一引见给关羽二人。
“这些先生都是苏先生的高足弟子,也都是绝世大才,二位贤弟快来见过。”
“这位是赵盘先生,雄才大略,有治世之才……”
“这位是楚鼎将军,威猛无双,有万夫不挡之勇……”
“这位,咳咳,是刘亭先生,八面玲珑,有安邦之谋……”
“这位是刘破虏先生……”
……
刘备能以草莽身份最终和曹操孙权并立三国,别的不说,为人处世真的是一流,把自己的这些同学们都夸得世上无双,而且还不带重样的。
而且他也比大多数学员的时代早,也不太清楚赵佶这几个昏君做得那些荒唐事,夸起来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当然,对于这番夸赞,关羽两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一则刘备向来这么仁厚待人,二来刘备引见的这些人也的确风度不凡。
尤其是嬴政、刘邦、李二、赵大、老朱这些开国帝王,鞍马征战多年,登基之后又威服专享,是真的有所谓的王霸之气的。
就算是赵佶这几个昏君,那也是一国之君,都有一两分上位者的气度。
所以关羽二人一边和众人见礼,一边也在心中纳闷,究竟是哪座书院有如此众多人中龙凤一般的人物?
要知道这可是在东汉末年,读书人少的可怜,只要稍微有点才能,几乎就能在一洲一郡之地声名远扬。
更别说能聚集这么多世间俊才的一座书院,照理来说早该闻名天下才是,但自己却为何一点也没听说过呢?
而补习班的那些学员们看到关羽两人也是各有心思,尤其是东汉之后的皇帝们。
他们也和苏正的心思一样,更多的是关注关二爷。
像赵佶、朱由检这两个皇帝更是心生奢望,如果自己的治下能有这样忠义无双的将领,那自己怎么可能亡国?
他们倒也不想想,到底是他们手下没有千里马,还是他们自己根本不是伯乐?
总之,各怀心思之中,众人总算见礼完毕。
之后众人来到了州牧府的大厅落座,刘备询问关羽:
“云长,你们两个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主公……”
关羽欲言又止。
“哦!”
刘备道:“在座这些人都不是外人,可托心腹之事,云长不必讳言。”
关羽听刘备这么说,才缓缓开口道:
“启禀主公,军中最近军心有些不稳。”
“军心不稳,是何缘故?”
“主公你也知道,咱们的兵马都是从小沛城一路追随而来,现在小沛城被吕布占领,吕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