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章 炼钢炉 (1/2)

其实苏正看出来的那些问题,那些负责带兵的学员皇帝也同样有所察觉。

像李二、赵大、老朱这些皇帝,在整个华夏古代史上都称得上是杰出的军事家。

他们虽然不像苏正这样系统的总结出所有问题,但也都知道兴汉军其实还有许多需要增强的地方。

所以当中午休息的时候,李世民和赵大他们就来到了兴汉军的辎重营中。

说起兴汉军的辎重营,也是非常让李世民等人感到不解的存在。

当初招募新兵的时候,苏正就着重招募了许多有各种技能在身的流民。

什么铁匠、木匠、瓦匠、篾匠、医生……

等成军之后,苏正就在这些人中挑选了四百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辎重营。

要知道整个兴汉军才招募了一千人,苏正这是用了将近一半的人组成了辎重营。

一般的军阀招募流民都是尽可能的往战兵营里塞,辎重营不是没有,但里面都是些老弱病残。

像苏正这样,把这么多精壮男子都编入辎重营,已经算是一种非常奢侈的行为。

不仅仅是这样,在学员的实习安排上,也可以看出苏正对辎重营的重视。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公认的四大明君,唐宗和宋祖被苏正安排去带兵。

而秦皇和汉武,则被苏正安排进了辎重营。

苏正如此重视辎重营,让李二等人不解的同时,也隐隐让他们心中很是期待。

已经在皇帝补习班上了这么长时间的课了,他们知道如果一旦看不懂苏正做得某件事情,那其中定是另有深意。

此刻他们来辎重营,一是想要和苏正商量一下打造装备的事情,另外一个也是想要看看这个辎重营到底有什么不同。

果然,他们还没走进辎重营呢,就远远的看到了让他们震惊的一幕。

只见不知何时,辎重营里就出现了一座高达五六丈的圆形高塔,此刻正在滚滚冒出黑烟,看样子竟是一座高大无比的高炉。

众人不自觉的就走到那座高炉的底下,就看到苏正正带着其他的皇帝学员站在那里。

而在前方,一帮工匠正在苏正的指挥下,在这座高炉的一旁建造另外一座相同的高炉。

除此之外,高炉的旁边还堆着许多的黑红色的矿石和石炭。

李世民认出那些矿石应该是铁矿,于是走到苏正的身旁问道。

“苏先生,这座高炉是炼铁的?”

苏正转头看到是他们,点头回答道:

“准确来说,这是一座既能炼铁也能炼钢的高炉。”

李世民惊讶道:“这高炉还能炼钢?”

“对,所谓钢就是炼铁的过程中加入合适比例的碳元素,这点通过高炉出炉的时候就可以调节,所以这高炉既能炼铁,也能炼钢。”

李世民等人虽然听得半懂不懂,但也都明白这个高炉是可以炼精钢的。

他们自然知道钢和铁差别,于是李世民赶紧问:

“苏先生,这高炉一天能炼制多少钢铁。”

“如果运作得当,一天能出十吨钢左右吧。”

“十吨?”

“哦,就是两万斤。”

“两万斤?”

不但李世民,听到这个答案的所有皇帝都惊叫一声。

“这一个高炉就能炼出两万斤铁?”

不管昏庸还是英明,补习班的这些皇帝都不是“何不食肉糜”的白痴,知道一天两万斤钢铁意味着什么。

别的不说,一个重甲战兵,连盔带甲,加上兵器,最多能往身上披挂四五十斤钢铁。

而着一座高炉一天炼出来的钢铁,就足够让刘备多出四五千重甲战兵!

也就是说,只要这高炉开火一个月,刘备就能组织出来十几万重甲部队。

别看一说起华夏古代战争,动不动就什么百万军队大战,但这些人数都很虚。

真正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也就是几万甚至几千重甲精锐部队。

就像是李世民在虎牢关前以三千铁骑破窦建德二十万大军。

不是说他和那三千骑兵都是三头六臂,能以一当百。

李世民和他的三千铁骑真正面对的敌人,其实也就是一两万窦建德的核心部队而已。

再说刘备,他要是手握十几万重装军团,他奏着乐、跳着舞都能结束东汉末世,一统江山。

更别说看苏正的安排,这样的高炉并不只是打算只建造一个。

一想到这些,其他学员看向刘备的眼光都不是羡慕,而是嫉妒了。

李世民更是直接问:“苏先生,请问什么时候安排到我那里的实习课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