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个时辰之后。
武定侯郭英、左军都督杨文、荣国公梅殷来到宫中,拜见了朱元璋。
见到三人之后,朱元璋没有过多废话,首先对武定侯郭英与左军都督杨文说道:
“郭英,你去辽东,担任辽东都指挥使。”
“杨文,你去开平担任总兵,屯大军于开平。”
“臣遵旨!”
郭英与杨文恭声回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示意两人可以退下了。
待两人走后,朱元璋取出了一份诏书,递给了荣国公梅殷,并开口说道:
“这份诏书你收好,不要让任何知道。他日如咱驾崩之后,有人作乱,你便拿出咱的这份诏书,讨伐之!”
梅殷心中一凛,赶紧开口问道:
“陛下,您这是?”
他感觉朱元璋此刻怎么有一股子托孤的味道。
事实上,梅殷没有猜错,朱元璋确实是要向梅殷托孤。
梅殷是他的驸马,也是朱元璋极其信任的一个朝廷大臣。
“梅殷,你是咱的女婿,为人老成忠信,是咱最信任的人。”
“今天,咱有一件事,要交给你。”
朱元璋对梅殷说道。
梅殷赶紧开口回道:“陛下,您请吩咐,臣必将万死不辞!”
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沉声说道:
“咱的身体一日比一日差,说不定哪一日便不在了,而皇太孙又年幼,咱担心届时有人会心怀不轨,所以,咱希望你能全力辅佐皇太孙,维护大明江山!”
“凭借咱的这份遗诏,你还可以号令郭英与杨文,让他们随你一起平乱。”
梅殷心头一震,这已经是朱元璋第二次对他说担心有人日后作乱了。
朱元璋担心的人是谁呢?
梅殷只是略一思索,便猜出来了,除了英明神武的燕王朱棣之外,也不会有别人了。
而且就看朱元璋刚才的安排,一个武定侯郭英率军在朱棣后方,一个左军都督杨文率军在北平府附近。
这完全都是为钳制朱棣而进行的布局。
不过,这话他自然不能明确说出来。
有些事,心中知道,却不能说。
毕竟,再怎么说,朱棣也是皇子,是陛下的亲儿子,那怕他作为陛下的女婿,有些话也是不能乱说的。
于是,梅殷不再多话,而是恭声回道:
“臣遵旨!”
对梅殷的态度,朱元璋很满意,他点了头,示意梅殷可以告退了。
在梅殷走后,朱元璋又令人召来皇太孙朱允炆。
“孙儿拜见皇爷爷。”
一见到朱元璋,朱允炆便恭声行礼道。
“起来吧。”
示意朱允炆起身之后,朱元璋开口问朱允炆道:
“允炆,对于藩王,你是怎么看的?”
听到这个问题,朱允炆心中一震,他不明白朱元璋是什么意思。
飞速思索了片刻之后,朱允炆恭声回道:
“回皇爷爷,各位王叔为大明镇守边塞,自然是大明的支柱。”
朱元璋嗤笑一声,然后淡淡地说道:
“在咱的面前,就不要说这些假话了,说说你的内心真实想法吧。”
朱元璋今日问起这个问题,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他听说最近有一些人再向朱允炆建言,鼓动朱允炆削藩,所以他打算今日教导一方朱允炆,让朱允炆日后不要做出愚蠢的事。
朱允炆想了想,然后恭声回道:
“回皇爷爷,对于各位王叔,孙儿确实是认为他们是大明的栋梁。”
“不过,孙儿确实有一个担心。”
“如果其他人作乱,各位王叔可以领兵平乱,但如果王叔们作乱,朝廷又将如何?”
朱元璋点了点头,开口回道:
“你的担心有道理。”
“所以,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
朱元璋把这个问题反问回了朱允炆。
“孙儿以为,可以先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然后以‘情’来感化他们,最后实在不行,就只能出兵讨伐了。”
朱允炆恭声回道。
“礼?情?”
朱元璋叹息了一声,这孩子还是太过仁厚了,完全意识不到争权夺利的残酷性。
为了争夺这把龙椅,什么礼、情,都是没有用的!
“允炆你记住,如果有人起兵作乱,不管是谁,那都是乱臣贼子!不要奢望什么礼、情能约束感化,要果断出兵镇压!”
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