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棣的话,姚广孝其实心中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良配不良配,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对造反大业有没有帮助。
不过,他并没有把这个想法说出来,而是开口对朱棣转而说道:
“还有安成郡主、咸宁郡主,与常宁郡主,虽然年纪尚幼,不过贫僧建议,也可提前与西宁侯府以及西平侯府定下亲事。”
姚广孝又对着朱棣说道。
这两大侯府,一个镇守西北,一个镇守西南,都手握着重兵。
在原本的历史中,朱棣靖难之时,这两家都没有服从朱允炆的命令率军进攻朱棣,而是选择了作壁上观。
“你这老和尚,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安成、咸宁与常宁,可都才六、七岁啊!”
朱棣忍不住开口吐槽了姚广孝两句。
“王爷,谋大事不拘小节!”
“况且,几位郡主身为王府中人,也应当为王府出一份力才是!”
姚广孝很平静地回道。
在他平静无波的外表之下,跳动着一颗疯狂的心。
为了造反大业,利用一下区区几个郡主,又算得了什么?
听完姚广孝的话,朱棣沉默不语。
朱允炆确定要削藩的事,进一步刺激了他内心深处的野心。
姚广孝见状,便起身告辞了,留下了朱棣一个人在书房沉思。
良久之后。
朱棣离开书房,找到了他的妻子徐王妃,对她说了要将永平郡主嫁给李让的事。
徐王妃听完朱棣所说之后,没有马上表态,而是在朱棣走后,让一个侍女去袁府叫来了她的大女婿袁荣。
“岳母大人,您急着让人找小婿前来,是有何事?”
见到徐王妃之后,袁荣先向徐王妃请了安,然后恭敬地开口问道。
徐王妃沉吟了片刻,才对着袁荣说道:
“方才王爷前来,对我说了一件事,他打算把容儿嫁给李让。”
“你与李让乃是同僚,你给我说说,此人的品性如何?是否是容儿的良配?”
这袁荣与李让同为勋贵子弟,平日的交情也很不错,所以此时自然是对着徐王妃说了一堆李让的好话。
徐王妃听了之后,双目紧盯着袁荣,沉声说道:
“袁荣,你方才所说,可都是实话?”
“事关容儿的终生幸福,如果你敢谎言相欺,误了容儿,到时候我可饶不了你!”
徐王妃的语气变得很严厉。
袁荣见状,赶忙恭声回道:
“岳母大人,小婿方才所言,句句属实,绝不敢说半句假话!”
“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小婿方才的判断也是根据李让的平日表现来说的,未见得一定是对的,所以小婿建议岳母大人不妨多找几人打听一番。”
虽然袁荣觉得自己刚才大体上说得算是实话,但他也得给自己留条退路,不能把话说死了。
徐王妃点了头,示意袁荣可以走了。
待袁荣走后,徐王妃又叫来了自己的一个心腹侍女,让她去暗中打听李让这个人的品性。
另一边。
袁荣离开燕王府之后,很快找到了李让。
“李兄,恭喜啊!”
袁荣笑着对李让道贺。
李让楞了一下,然后疑惑地问道:
“袁兄,这喜从何来啊?”
袁荣神秘一笑,然后凑到了李让跟前,小声说道:
“刚才我的岳母大人叫了我去,说我岳父大人打算把永平郡主许配给你,并向我询问了李兄你的为人品性。”
李让一听,顿时就激动了。
永平郡主不但身份高贵,而且因为他在燕王府为官,还曾有缘见过永平郡主几面,他知道永平郡主长得国色天香。
如果真能娶永平郡主为妻,这可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于是他颇为紧张地问道:
“袁兄,那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袁荣拍了拍李让的肩膀,满是亲切地说道:
“以你我兄弟二人的交情,不消说,我自然是替李兄好好美言了一番!”
“依我看,李兄这个燕王府仪宾之位,是跑不掉的!”
李让大喜,慌不迭对着袁荣道谢:
“袁兄大恩,李某感激不尽!以后若有差遣,袁兄尽管开口!”
袁荣摆了摆手,大笑着回道:
“哈哈哈,李兄客气了,等你娶了永平郡主,那咱们可就是连襟了!日后当更加亲近才是!”
……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