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伯玉沉默了一会,说道:“让我们四境侯入京封王想来也有借我们之手除掉四大家族之意吧?”
四境侯进京封王,护送的三五千亲卫都是四大边军中最善战之士,这近两万精锐就在京郊扎营。
林意一开始就打算用禁军吸引与调动四大家族的势力,用这两万边军精锐应对长安城的变故。
四镇王表面上置身于女皇与四大家族的斗争之外,事实上,四镇王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所以,更早的时候,四镇王便做出了选择。
四大家族对四镇王自然有所顾忌,但关键时刻,他们心中顾忌更多,所以没有拉拢也没有得罪,只是一直派人注意着。
四镇王毫无动静,一直忍到了今日才突然出手,定鼎大局。
林意到镇东王府,当然是代表女皇来表示谢意的。
做为种若兮的父亲,种伯玉所知道的,自然比曲仲武等人多一些。
此番前来,只为公事,所以林意并未停留多长时间便告辞离开。
玄鸟已经派人去查封抄没四大家族、太师丞相等官员的家产。
太师方宪与丞相刘温,此时想来也已被女皇命人拿下,会随御驾一道返回京城,下狱问罪,以明正典型。
林意所谋,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除大元的内部隐患。
如今看来,这个目标算是基本实现了。
回到永宁王府,已是三声鸡鸣之时,林意倒头便睡。
等到日上三竿醒来,才发现玄鸟也躺在自己身边,睡得正香。
林意小心的起了床,梳洗完毕,然后坐在桌边看玄鸟放在桌上查抄的财物清单。
四大家族与太师丞相等官员,共查抄现金现银与银票一亿三千五百多万两,财物包括田庄田亩商铺工坊等,粗略估算,至少值十几亿两白银。
这些钱财充入国库,足够朝廷很多年都不用担心没钱用。
有人说,在古代,皇帝最快的发财方法,便是抄家,并非没有道理。
李王谢孟倒,贞观十年饱。
这样的民谣很快传遍了街头巷尾。
回到京城的女皇,下诏将四大家族与太师丞相等人定为谋逆之罪,算是为这场长安之乱盖棺论定。
但数千滚滚的人头落地,一股脑全推给那些罪人,想来是难以服众的。
在林意的坚持下,女皇下诏,以林意在长安之乱中杀戮太重,夺去王位,降为永宁侯。
查抄的钱物,相当于大元十余年的赋税之和,女皇下令免除百姓三年赋税再减半两年赋税,天下皆称其圣明。
没有了内忧,女皇在朝堂上终于少了许多掣肘,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做出一些变革来。
女皇取消了丞相之位,太师太傅太保彻底成为没有实权的虚职,作为对劳苦功高的重臣在退仕之前的褒奖。
女皇设立了辅政院,由女皇从各部中指定尚书、侍郎五人成为辅政大臣,辅佐女皇处理国是,辅政大臣任期五年,期间由女皇指定一人为首辅大臣。
御史台改为监察院,直属于女皇,除凤都监外,皆受其监察。
受益于抄家,除了减免百姓赋税之外,朝廷开始在各城各县大规模兴修水利,并对黄河进行治理。
女皇鼓励手工业与商业,在宁城与泉城开建官办船场,设司舶监,管理海商。在西境与西漠边境开设榷场与互市,与西漠互通有无。
女皇的新政并未触及各方势力的利益,反而有新的利益可以参与进来,推行的很是顺利。
玄鸟成为凤都监监正,青鸾与苏十娘一掌天凤卫,一掌凤鸣阁。
禁军成立内卫营,专司掌皇宫安全守护、皇亲国戚出行护卫之责,由红鸾掌管。
谢灵霜自开封归来,与已经出关的种若兮共同管理已经恢复王爵的永宁王府事务。
三妻四妾齐聚京城,一家人整整齐齐,林意从此过起了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幸福生活。
闲来无事,玄鸟她们四个也开始了修仙生涯。
宁城,因地近长江,又称江宁,为江南三座最为繁华之城中的一座,这里的织布业为大元之盛,朝廷管理江南丝织业的织造局就设在这里。
整个大元,乃至外邦的商人云集于这座城中。
到了晚上,江宁更加热闹,夜市、酒肆青楼的灯火通晓不绝,秦淮河上更是流光溢彩,宛如白昼。
天刚发亮,林意打开了小院的大门,行走在街巷之中,听着市井的寻常声音,漫无目的的逛着。
修仙者,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方能破而后立,超脱一切,成就大道。
红尘世间,百般真意。
林意每日就这样行走于这市井之中,食人间烟火、悟红尘真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