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章,崇祯懵逼了,吴三桂归顺救世军? (1/2)

“好,归顺!”

事已至此,高志崧也不扭捏,同意归顺。

朱天云对待下属的态度,从花费巨大代价,提前把他们家人接出来就能看出来。

所以,归顺朱天云也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

“好,我们兄弟携手,一定会封侯拜将的!”

吴三桂哈哈大笑,内心爆发处前所未有的野望。

五万大军在手,他有底气能位极人臣。

因为,朱天云手下只有几千人,他这五万人加入进去,在救世军里怎么着也是个仅次于朱天云的二号人物。

全力辅佐朱天云夺取天下,登上帝王宝座,封侯拜公是必须的,封王倒是不可能,大明立国二百七十五载,只有死后追封,如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宁河王邓愈、东瓯王汤和等,无一例外,都是死后追封。

活着封王的也只有永乐帝封的蒙咕王子金忠,永乐帝在第四次北伐的时候,金忠带着自己妻子和部下归降,所以才封他为忠勇王,但是金忠原本就是蒙咕的王爷,所以金忠也不能成为大明的异姓王。

不能当异性王,当个万户侯镇国公似乎也不错。

吴三桂如是想到,斗志昂扬。

殊不知,他这种想法太危险了,跟玩火自焚没什么区别。

朱天云需要这五万明军吗?

说实话,并不需要!

招降吴三桂也是出于保险起见,避免在灭清的关键时刻,崇祯这傻子受东林党人蛊惑,从而派吴三桂的边军来捣乱罢了。

不招降吴三桂也行,最多就是暂缓灭清,积蓄力量训练新兵扩军,到时候分兵打下宁远和山海关,再调头直捣沈阳。

只是,出于多方面考虑,朱天云还是决定招降吴三桂。

因为现在已经是1643年农历十二月,明年三月李自成就会打到北京城,崇祯上吊自杀,大明灭亡。

再不招降吴三桂,没了清军可以投靠的吴三桂,有很大概率会投降李自成。

更重要的一点,朱天云不允许李自成进入北京城,这畜生可不是好东西,所谓的大顺军也是一群比土匪还土匪的祸害。

所以,必须招降吴三桂,才能赶在李自成进北京之前畅通无阻的挥师入关。

三个月,灭了螨清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而吴三桂自以为归顺救世军是雪中送炭,能成为二号人物的想法,朱天云要是知道了,他也就活不久了。

……

北京,紫禁城。

就在吴三桂决定率领宁远边军归顺朱天云时,远在紫禁城的崇祯,也收到范建送回的飞鸽传书。

天空中乌云密布,一场大雪覆盖了这座古老的皇城,十分压抑。

如今反贼李自成已经攻破潼关,杀死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明军精锐尽失,最后一丝元气已经耗尽了,京城内人心惶惶。

皇极殿内,昏黄的油灯忽明忽暗,靠在软榻上休息的崇祯头发花白,眼窝深陷,就算在睡梦中也是紧锁眉头。

三十三岁,正值壮年,而崇祯看起来,却是宛如行将就木的老人。

“不!!边关!宁远!”

突然,崇祯似乎做了噩梦,睁开满是血丝的眼睛,一下坐起来。

旁边侍奉的王承恩急忙问道:“陛下,您这是?”

“边关,朕梦到镇守边关的吴三桂叛变了!”

闻言,王承恩松了口气,安慰道:“陛下宽心,只是一个梦,吴总兵是不会背叛陛下您的!”

“也是!”

有王承恩开导,崇祯逐渐静下心来。

这时,一名太监小跑进来。

“陛下,兵部尚书张大人有紧急军情求见!”

咯噔。

刚放下心的崇祯眉头一皱,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快让张缙彦进来!”

小太监被吓了一跳,急忙跑出去。

很快,今年刚上任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快步走进来,后面跟着内阁首辅魏藻德,东阁大学士范景文,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等人。

如此阵仗,必然是出了什么重大变故。

反贼李自成进攻了?谁降了?建奴大军叩关了?

一个个猜测萦绕在崇祯脆弱的心中,他急不可耐的起身问道:“快说,出什么大事了?”

“陛下,叛贼祖大寿孤身进宁远!”

张缙彦焦急道:“臣得知此事,立刻派兵前往边关将领家中,结果已经人去楼空,吴三桂必然已经降了!”

轰。

这噩耗,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炸得崇祯头晕眼花,本就脆弱的心脏再也承受不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41章,崇祯懵逼了,吴三桂归顺救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