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甲喇章京索尼忧心忡忡的提出建议。
“举倾国之兵毕其一役,成则生,败则死,容不得我们犹豫了。”
这建议,得到谭泰、图赖、巩阿岱、锡翰、鄂拜、鳌拜、洪承畴、宁完我、李栖凤、鲍承先等文武重臣的赞同。
洪承畴沉声道:“两位摄政王,据暗中投降大清的明廷官员传回消息,崇祯册封朱天云为辽王,是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的一等亲王。”
“朱天云接受册封后,派遣祖大寿率领两百士卒入京谢恩,携带了大量奇珍异宝,和一些新式火枪献给崇祯,并详细汇报了救世军的军制和人数。”
“目前大凌河城的救世军分为十五个营,每营有兵五百二十,皆装备了新式火枪,共计八千人左右,还大量配备了在牛头山差点让肃亲王全军覆没的火炮。”
“崇祯得到朱天云进献的火枪后,登时大喜,率领一众朝臣在皇宫御花园试枪。”
“测试了几十枪,彻底知道这新式火枪多厉害,三尺半长枪,五百步内还能贯穿任何盔甲,精准度极高,拉一下枪栓,打一发子弹,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小巧玲珑的短枪,可以八枪连发,三十步能打穿盔甲,杀伤力亦是十分惊人。”
说到这里,殿内的王公大臣人都傻了。
他们也缴获过救世军的火枪,奈何子弹只有三发,摄政王多尔衮打了一枪就知道这火枪有多厉害,下令让工匠研究复制,所以也不知道具体的射程、精准度如何。
现在一听,也太可怕了吧?
五百步距离还能贯穿盔甲的火枪,救世军有八千支!
济尔哈朗头皮发麻,倒吸一口凉气。
“睿亲王,你觉得索尼的提议如何?”
脸色凝重的多尔衮扭头看向皇太后大玉儿,似乎在征询大玉儿的意见。
王公大臣的目光也聚集在皇太后身上。
被朝廷重臣盯着,年仅三十岁的大玉儿顿时觉得压力山大,不知该怎么开口。
目前大清面临的危险,手腕权谋智商高超的大玉儿会不知道?
思虑片刻,大玉儿叹了口气。
“举倾国之兵的提议,哀家赞成,因为大清已经没有退路了。”
“但是,救世军太过于强大,我们也不能孤注一掷,必须留条退路才行。”
“哀家认为,抽调七成兵马围攻大凌河城,留出三成兵马观望,一旦敌不过救世军,立刻举国远遁蒙咕,以谋东山再起!”
对啊,必须做好两手准备,避免被亡国灭种。
以朱天云在大凌河城屠城的狠辣行为来看,大清战败,救世军攻破盛京,必然会毫不留情的屠灭女真族。
这仇恨,在大清攻伐大明,对汉民进行一系列屠戮时,就已经化解不了了。
济尔哈朗当即附和道:“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王公大臣想了想,也同意皇太后的计策。
远遁蒙咕也不是不可以,当年匈奴败于汉武帝,被迫举族远遁漠北,最后还不是卷土重来了?
其实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女真野人刚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不久,跟突然拥有实力的土匪没什么区别,思维还停留在能打就打,打赢了荣华富贵,打不赢就跑,反正在努尔哈赤起兵之前,也过惯了苦日子。
再说了,留下的三成兵马,必然是最精锐的女真八旗,难道还让汉八旗蒙八旗留下?
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女真八旗在手,也许还能像蒙咕人一样,征服西域诸国,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
“睿亲王,哀家这计策如何?”
大玉儿眼神复杂的看着多尔衮。
这看似平常的眼神,却是让多尔衮心情激荡,小腹燃起熊熊欲火。
嫂子越来越勾人了啊!
“太后英明,本王没有异议。”
“好,那就尽快抽调兵马围攻大凌河城吧!迟则生变。”
大玉儿威严的挥手,王公大臣们皆俯首遵旨。
“遵太后懿旨。”
……
下午,清宁宫。
崇政殿的大朝会结束,清军开始集结,正月初一正式开拔,前往大凌河。
大玉儿和多尔衮一前一后回到清宁宫,见四下无人,多尔衮把大玉儿揽进怀里。
“皇嫂,我明天就会率大军攻打大凌河城,你就在盛京等我的好消息吧!”
被多尔衮抱在怀里,大玉儿也没挣扎。
大玉儿对多尔衮的感情很复杂,既有被迫,也有主动,因为皇太极是一个谋略家,疑心重,他偏爱柔弱的女人,可大玉儿却不懂示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