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1/2)

“哟,果然年轻人的眼神就是好,我刚刚从它旁边走过都没发现!”

“小云你在这等着,我去把这朵鸡棕菌给采回来!”

那鸡纵菌就长在杂草丛里,如果正常走路的话,上面刚好被一些草给遮住。

正是因为江暮云是坐着的,所以她的余光才会扫到这一抹格外亮眼的白。

“嘿,没想到还不只是一朵嘞!”

刘淑琴刚将那一大坨采下来放到了篮子里,就发现旁边还有几朵小一些的。

刘淑琴可不会因为它们个头小就放过,这要是现在不采,估计明天就被别人采走了。

不过,蘑菇生长的地方,往往过段时间还会长出来,所以刘淑琴专门将这个地方记了一下,又往上面盖了不少枯草。

“大大小小,一共有三朵!”

“晚上给你做鸡蛋蘑菇汤,要不再给你擀碗面条吧,鸡蛋蘑菇汤配上面条才是绝配哩!”

有了蘑菇,刘淑琴就想要给江暮云做点好吃的。

“要不蒸点馒头吧,就着鸡蛋蘑菇汤,味道也鲜得很!”

江暮云想了下,如果擀面条的话,只有她一个人吃,江家夫妻是肯定不会动筷子的。

还不如蒸点馒头,然后每个人都能分一碗汤。

“行,前几天你不是给我出了个主意吗?那老面我看着都已经发酸了,今天刚好试试你的办法!”

因为吃不惯这个地方的硬面窝头,所以江暮云专门去手机上搜索了关于做馒头的视频。

最后搜到了以前没有发酵粉的时候,大家是怎么蒸出又鲜又软的大馒头的?

而且她还找到了一个发面特别快的方法,再加上现在的天气比较热,刚好适用。

所以就将这个方法告诉了刘淑琴,跟她说这是生活在极北地方的人,用来做面食的独特手法。

江暮云教给刘淑琴的时候,她还感动了好一会儿。

在这个年代,凡是手艺都是祖传的,就比如镇上卖包子馒头的,他们做出来的包子馒头可比老百姓自己蒸出来的要暄软好吃。

可明明是一样的食材,别人就做不出那样的口感。

这就是秘方的重要性。

可能是因为有了蘑菇的打底,接下来刘淑琴的运气变好了许多,不仅陆陆续续又采到了五朵蘑菇,而且还挖到了不少野菜。

继蘑菇鸡蛋汤后,变成了野菜蘑菇鸡蛋汤。

而在江暮云的详细解说下,刘淑琴也成功蒸出了一锅宣软彭弹的大馒头。

“小云的那个秘方真是不得了,淑琴,你有了这个手艺,就算是去镇里开馒头铺子,也能把生意做起来了!”

吃着跟镇上馒头铺子蒸出来味道差不多的大馒头,江大海的心思就活络了起来。

“你说的什么胡话?这镇上本来就有了一家包子馒头铺,咱们要去抢这个生意的话,估计人家好报复了!”

“到时候要再诬告咱们个偷秘方的罪责,说不定还得去大牢里待两天!”

古代的人就是这么势利,只要你有钱,那你说的就是对的。

普通小老百姓想做点生意千难万难,除非你做的生意太小,别人看不上,又或者是独一份,别人模仿不来。

只有这样,才能以泥腿子的身份在镇上谋得一份生路。

江暮云在原主的记忆里看到过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自然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要么你有足够的势力去抢别人的生意,要么你就换一种生意做。

同一个地方出现两个一样的买卖,那是极度犯忌讳的。

因为对李家村附近的镇子不熟悉,所以江暮云也没有插嘴,如果有机会去看一看,或许能帮江家想一个挣钱的营生。

毕竟她还不知道要在江家住多久呢,如果江家人的日子能更好过一点,她在这边也能生活得更好一些。

晚上,江成安回来以后,看到锅里给他留的大馒头,心里也是高兴的不得了。

“娘,你以后就别再蒸那又硬又涩的窝窝头了,咱们就蒸成这种馒头!”

“虽然里面加了玉米面,可是口感却一点都不硬!”

江成安一边嚼着馒头,一边吸溜着野菜蘑菇鸡蛋汤。

“行,你这可是占了小云的福气,要不是她告诉我,我还不知道馒头能这么蒸呢!”

刘淑琴正在纳着鞋底子,嘴上笑呵呵的回应着。

两个儿子的鞋子她已经做了好几双,足够他们换穿的。只是小云来了这两个多月,换洗的衣服倒是足够,只是这鞋子不大够穿。

每天都穿那一双,她看着就心疼。

而江成安回来的时候,江暮云已经关上了房门。

当然她肯定不可能这么早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9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