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这天,天空湛蓝如洗,万里无云,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在大地上,给整个出征仪式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
校场之上,两万大军整齐列队,铠甲在日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长枪如林,军旗烈烈作响,场面恢宏而肃穆。
刘交身着一袭黑色长袍,外罩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舞动,他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缓缓走过士兵们的队列,每经过一排士兵,他都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许,士兵们则纷纷挺直脊梁,回以坚定的目光。
刘交大喝:“将士们辛苦了!”
三军起呼:“为安民服务!”
刘交:“黎民万岁!”
三军:“安农君万岁!”
嗯,听着三军将士的回答,刘交很满意,看来韩信还是没忘记自己的交代,练兵的时候把自己的私货都加进去了。
刘交在三军面前刷够了脸,这才登上拜将台,转身面向全军喊话道:“将士们,义军兄弟们,今日,你们肩负着使命出征,目标是拿下琅琊郡,解救哪些在暴秦的苛政下苟延残喘的黎民百姓!”
“出发前,我要你们记住,你们不是乱军,更不是土匪!”
“你们是以堂堂之师,在吊民伐罪!这是上天赐给我军的无上使命、无上荣光,决计不可玷污!”
“故而,我在此与诸位约军法三章,凡无故侵扰百姓、奸淫掳掠、不尊军令者,斩!”
刘交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整个校场回荡。
士兵们被刘交的话语点燃了热血,纷纷振臂高呼:“诛暴秦,安黎民!”
“诛暴秦,安黎民!”
“诛暴秦,安黎民!”
声浪一波接着一波,震得人耳鼓生疼,整个校场都被这股激昂的气势所笼罩。
三声呼罢,刘交立即喝道:“韩信出列!”
韩信立马以军礼跪拜在刘交脚下:“臣在。”
刘交:“三军何在?”
众将士高呼:“安民军在此!”
刘交:“苍天在上、三军为证,我安农君刘交,今日诚拜淮阴人韩信为大将军,统领一应大小军事,以节杖为信。凡节杖所到之处,如我亲至,三军需尊令行事、不得拖延,如有违逆者,斩!”
刘交说着将节杖郑重递给韩信,韩信双手跪地托举:“苍天在上,安农君在上,臣韩信持节受命,凡韩信持节期间,必定以君上为重、以三军为重,不辱使命,如有违背,愿遭天谴!”
三军:“大将军!”
三军:“大将军!”
三军:“大将军!”
刘交:“韩信,我命你即刻发兵琅琊,讨伐死忠于暴秦的顽固份子,解放琅琊全境!”
韩信单膝跪地,抱拳行礼,目光如炬:“君上放心,韩信定当竭尽全力,不拿下琅琊郡,誓不回还!”
“好!”刘交于是将韩信扶了起来,并亲自为他牵马,将缰绳递到了他的手上。
韩信站起身,双手接过缰绳,翻身上马,抽出自己的那把破剑、指向琅琊郡的方向,大声下令道:“传令三军,出发!”
随着韩信的一声令下,大军开始缓缓移动,士兵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脚步声如同战鼓轰鸣,响彻校场。
骑兵们骑着高头大马,马蹄声清脆而急促,扬起阵阵尘土;一辆辆装载着粮草和兵器的辎重车跟在队伍后面,车轮滚滚,发出沉闷的声响。
刘交站在校场的高台上,目送着大军远去,直到大军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
却说萧何奉了刘邦的命令,将沛县一应事务交接给审食其后,便急匆匆的赶去济北和刘邦汇合。
在刚刚被刘邦拿下的济北郡郡守府邸内,宽敞的正厅中摆放着一张古朴的大案,上面堆满了军事地图和竹简文书。
刘邦身着一身带着征战尘土的粗布麻衣,腰间随意系着一条破旧的腰带,上面挂着一把略显斑驳的长剑,正坐在案前,大口啃着手中的干粮,地上还扔着几个吃剩的骨头。
萧何匆匆走进正厅,他身形清瘦,一袭长袍沾染了一路的风尘,脸上带着赶路后的疲惫与焦急。
一见到刘邦,他立刻拱手行礼:“沛公,萧何来迟!”
刘邦一看到萧何,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随手把啃了一半的干粮往案上一扔,大步跨过去,一把拉住萧何的手,热络地说道:“萧何啊,你可算来了!快,过来坐下,一路上辛苦了。”
说着,拽着萧何就往大案旁走去。
两人坐下后,刘邦伸手端起一碗水,递到萧何面前,急切问道:“萧何,沛县的事儿都办妥了吧?”
萧何接过水,一饮而尽,接着就将沛县的事务交接以及现状详细汇报。
听完,刘邦满意地点点头。这时,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