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罗生门(二) (2/3)

住了,所有人目光都望向了满身锁链的哈拉尔德,他能感受的到那个教廷圣子的手在颤抖,但是却与他相握的很紧很坚实,甚至还有一些温暖,

“额...我....”

“我知道在黑水乡的那一夜,你们失去了很多同胞、朋友、甚至是家人,整整一千多人的冤魂留在了那里,而你们诺森兰的贵族和那个红胡子大...”

“伊文思”,卡洛斯终于抑制不住了,高声怒吼着,企图制止方文思的话语,但看到那些诺森兰人不安分地站起身来,一个个群情激奋地样子,又为之感到担忧,匆忙向圣-米迦勒骑士团下令管制秩序,

“企图用你的血来平息教廷的怒火,用你的死来震慑你的同胞,用你的罪来逼我来到这里执行一场滑稽的审判,哈拉尔德,面对着那一千多诺森兰冤魂,告诉我,你是不是刺杀我的人?你说啊!”

方文思的话音刚落,紧接着怒吼声从人群中爆发,整个营地突然沸腾了起来,冲突一触即发,场面一度混乱,

哈拉尔德死死盯着那个南方佬的眼睛,很想从那对方瞳孔中读出一些虚伪和讥讽,但那里只有澄澈和一丝丝多余的关心与期待,这让他心流一暖,然而...

借着余光,方文思很明显捕捉到哈拉尔德欲言又止后瞳孔猛然紧缩的神情,紧接着奋力推开方文思,仓惶越过混乱的人群间隙,一头扎进营地一侧的森林之中,方文思人都傻了,一个不稳瘫坐在地上,眼睁睁地看着哈拉尔德远去,

“抓住他”,维塔利斯迅速扶起方文思,随即向迟来的骑士厉声地呵斥道,

方文思现在有点懵,在圣-米迦勒骑士们的簇拥保护下踉踉跄跄地走了几步,对维塔利斯摆了摆手:“你也去吧”,随即想起来什么似的,补充了一句,

“要活的”。

..........................................

这是一场失败的暴乱,不是第一旗队的战士没有反抗的勇气,而是因为普雷斯塔夫的年轻一代还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淬炼,以至于刀剑的寒芒刚一沾血,就令他们心生畏惧,胆怯求饶,

晨雾渐稀,随之而来的只是烈阳高照,方文思漠然地看了一眼再次平和的营地,只留下满地受伤的诺森兰人和维持秩序的圣-米迦勒骑士们,审判仪式还在继续,他感慨自己宛如一个游魂,曾经幻想改变这个世界,到头来不过是自欺欺人,

有一种人,不了解的时候,你不会在意他,可一旦接触过,就再也不会忘记他,对胡斯来说,方文思就是这种人,他压抑地太久了仇恨、委屈与恐惧,此刻就好像找到了一个突破点,哭喊着宣泄出他失眠时的梦呓,

“圣...南方佬,我知道是谁那天要杀你,我都看到了,我害怕...”,

突然的哭喊声打断了方文思的思绪,他抬眼看去,是那个叫做胡斯的诺森兰小孩,跪倒在地,浑身颤抖地呜咽着,

“胡斯,住口”,诺克特看起来很焦急,连说话的嗓音都沙哑了,不顾南方佬地殴打企图站起身来,向胡斯的方向跑去。不过,他还没迈出一步,便被打翻在地,只感觉额头上的汩汩鲜血流淌在沙地上,

“你不要命了”,

“快住口,小胡斯,你会害死自己的”,

“胡斯?”方文思惊坐而起,因为那次刺杀,卡洛斯下令处决了一千多诺森兰人,这件事一直压抑在他心头,让他日夜辗转难眠,才促使他这么渴望抓住真正的凶手,不惜惹怒卡洛斯,违背教廷一众的意愿,在今天说出内心的无奈和自己的不甘,这是至少能让他心里好受一些,

“圣子殿下,这个诺森兰人刚才说知道是谁企图谋害您”,

方文思连忙蹲下扶住胡斯的肩膀,迫切地追问道:“小胡斯,不用怕,告诉我是谁?”

“我说,圣子大人”,胡斯无力地靠在方文思的肩膀上,哽咽犹在,“我什么都看到了...”

这些话已经压在他心里太久太久了。

【当个体的分别心屈服并从属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时候,极端的集群效应就如同浪潮一般席卷整个人类国度。茉莉花城的学者曾经就群体极化现象立下辩题,而【智者】杜立凡认为,迫于社会孤立的压力,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并做出实质行为的时候,首先会考虑其后果的利害性,因为恐惧而选择做出符合极端群体准则的表达与行为,而规则的缔造者则是群体极化的主力军,这些人往往近乎狂热且偏执于掌握组织的话语权,构建相对稳定的体制,迫使处于弱势的一方沉默,如此循环往复,规则缔造者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处于弱势一方就会越来越沉默下去。人类社会就是理性规则缔造者构建体制的发展过程,但也往往伴随着非理性暴力的萌芽就此飞速成长。

《茉莉花编年史:群体沉默与社会构成》光明纪双月第四十五轮回初弦】

“国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