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 此去为功名,离别何足叹! (2/2)

做事?你是聪明人,我言尽于此,至于如何做,就是你自己要考虑的事情了。”

言罢,刘备还礼,若有所思的入座。

曹操见状,起身作揖。

“操以为,第一要务便是生产,让百姓有地种,有饭吃,减少流民,制订法规,开荒屯田,减免税负,百姓有粮,自然有税收,这时由官府出面购粮,统一粮价,这样一来……”

陆铭早就坐了下来,没有说话。

郭嘉起身作揖。

“孟德无愧治世之能臣!”

袁绍心里酸酸的。

还有后半句你怎么不说?

司马徽清了清嗓子。

“你们心中可有定夺?”

徐庶先应声。

“老师,庶平生只愿跟随仁主,如今,学生欲辅佐玄德兄,一展胸中抱负,中兴汉室。”

刘备闻言大喜,起身拱手道:

“日后有劳元直多多指教!”

徐庶笑了笑。

“拜见主公!”

随后是戏志才向袁绍作揖行礼。

“忠欲助本初兄绵延国祚,挽救社稷!”

袁绍愣了一下,没想到陆铭这样一番话后还有人选他,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即大喜过望。

“甚好,甚好!”

郭嘉看了看刘备二人,转身向曹操拱手。

“孟德有好酒乎?孟德有高官厚禄乎?”

曹操连连点头应道:

“有,都有,都有!”

两人相视一眼,大笑出声。

司马徽见陆铭迟迟未动,疑惑的问道:

“不知子彦?”

陆铭回过神来,回道:

“老师,子彦自小离家,从未好好看一番这天下,如今师兄弟三人已有去处,老师也不愿留我,吾欲向北至西凉,东到渤海,南往江东,西去巴蜀,最后看一番京城……”

司马徽顿了顿,沉声说道:

“也罢,子彦既无出仕之意,便无人能左右你的选择。”

“不过,子彦呐,为师知晓,天下罕有人能伤你,并不忧心你的安危,只是,待你游历归来,定要为这天下苍生做些事情”

陆铭颔首。

“谨遵师命!”

曹操有些惋惜,但也无可奈何,

“子彦,日后来兖州,为兄定夹道相迎,你我三人不醉不归。”

说罢,曹操摘下佩剑。

“此乃我家传至宝,名为青釭,赠与子彦。”

陆铭也没有墨迹,接过青釭。

“谢过孟德兄,日后,定前来拜访,一醉方休。”

他又看了看郭嘉三人。

“奉孝,元直,志才,以后如若刀兵相见,莫要忘记十余年同窗情谊。”

最后袁绍和刘备送了陆铭一些小礼物,请他日后做客,不得不说,此时这里的所有人都互有好感,要么英雄气概,要么雄主风姿,要么仁厚典范等等等等,众人意气风发……

次日,几人便要离开书院,陆铭说要回家一趟,正好与庞德公同行,便在山上多留一日。

早饭过后,曹操三人就要走了,带着郭嘉他们。

司马徽,庞德公,陆铭,送到山下。

郭嘉三人回头,齐齐说道:

“子彦,保重,早些回来,这天下应当是你的舞台。”

陆铭点头致意。

曹操倒了两杯酒,递给陆铭一杯。两人一饮而尽。

“操等着与子彦再见的一天。”

“我同样期待!”

刘备握着陆铭双手。

“子彦归来,定要与为兄一同中兴汉室。”

陆铭点了点头。

“子彦,吾就在冀州等你吧。”

一阵言语过后,六人上马,最后回望一眼,转身离去,四人去东北,两人去兖州。

一段传奇从这个深秋开始……

俄顷,六人身后传来陆铭的声音,几人勒马回望。

“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蛰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陆铭的声音久久回荡在谷中。

所志在功名!

离别何足叹!

六人有些恍惚,拱手,转身,渐渐的消失在陆铭眼中。

目前还没有什么大事,我要先去看看这里与我知道的三国有何不同,顺便做支线任务……陆铭走在路上思索着……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