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章 元帅,您是否考虑到敌人的反应? (1/2)

李文珩继续讲解着他的作战思路,他的每一句话都带着无比坚定的信念:

“只要我们能迅速击溃关东军,日本其他地区的日军就再也无法对我们构成威胁。”

何宇航等人并未立即回应,他们都在默默思考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毕竟,关东军的力量不可小觑,尤其是在那个地理环境复杂且敌人防线严密的地方。

“元帅,您是否考虑到敌人的反应?”

“虽然日军的兵力分布比较松散,但如果我们进攻过于急功近利,可能会被敌人集中兵力进行反扑。”

邵天恒忍不住提问。

李文珩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但他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了自信:“日军确实在防线方面做了一些部署,但我们的优势在于速度与突然性。”

“我们必须利用敌人的错位与反应迟缓,迅速突破防线,打破敌军的布置。”

他指着地图上的几个关键城市,继续说道:“我们将先发制人,从东、北、西三条路线同时发动攻击。”

“这三个方向的合围,将确保敌人无处可逃。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在短短几天内集中兵力进行有效反击。”

何宇航沉思片刻,随后点了点头,“元帅的意思是,攻势要迅猛而凶猛,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没错。”

李文珩回应道,“我们必须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先将其分割击破。关东军的指挥系统不够灵活,这将为我们创造机会。”

艾德里安此时也开口了,“我们的空中优势和火力支援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米兰F7战斗机可以在关东军集结之前,摧毁敌人的指挥中枢和重要补给线。”

“而火箭军的精准打击能力,也能有效压制敌军的增援。”

李文珩微微点头,“正是如此。空军和火箭军将作为支援力量,确保地面部队的推进不受阻碍。”

他顿了顿,眼神扫过会议室内每一位与会者:

“这场战役,不仅是对关东军的打击,也是对日本整个军事体系的重创。”

“只要我们在一周内摧毁了关东军,日本的军心必然动摇,其他地区的日军也将不再有战斗力。”

大家在心里默默推演着李文珩的作战计划,虽然任务艰巨,但他们都能感受到元帅的信心和决心。

李文珩一直以来的军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而他的作战思路,更是让每一位部下都感到无比振奋。

“既然如此,那就按元帅的计划进行。我们必须迅速行动,争取在敌人反应之前,将战局彻底逆转。”何宇航坚定地说道。

“没错,敌人没有时间准备,我们的优势就是速度。”艾德里安也附和道。

邵天恒则补充道:“我们不仅要击溃关东军,还要让敌人知道,红军的到来,是一场无法逃避的灾难。”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远东的苏军确实仅用一周的时间便摧毁了关东军,迅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这也令日军士气崩溃,整个战局的转折显而易见。

随着关东军的溃败,日本的防线也随之崩溃,犹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迅速瓦解。

在这期间,苏军展现出了出其不意的迅猛攻势和强大的战斗力,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尽管如此,李文珩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并不仅仅取决于一时的突击,而是要全面掌握战局,才能彻底摧毁敌人的抵抗力量。

在这场没有退路的战斗中,任何犹豫和迟缓的动作都可能给敌人留下翻盘的机会。

苏军在整个战略布局上的连贯性、纪律性和迅猛反应是制胜的关键。

决策的迅速和精准,给敌人带来了压倒性的优势。

再加上两颗原子弹的爆炸,日本最终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

虽然这一决定早已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变得不可避免,但这场突如其来的打击无疑让日本政府的高层在短短时间内做出了屈服的决定。

原子弹的恐怖威力不仅摧毁了日本的军事基地,也深深震慑了整个日本民族的意志。

无论是军事战略家的深思熟虑,还是平民百姓的恐惧感,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

“关东军是小日本的精锐部队,我们必须速战速决!”

李文珩坚决下达指令,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必胜的决心。

他知道,关东军的迅速瓦解不仅仅是一个战略上的成功,更是在心理上的彻底打击。

如果不能迅速一举摧毁敌人的心脏,战争可能会拖得更久,甚至出现意外的变数。

“利用我们的兵力优势,彻底粉碎关东军,一举决定胜负!”

李文珩的声音再次响起,低沉而坚定,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