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美国的核武器研发已接近尾声,进展迅猛,几乎进入最终测试阶段。
科学家们在严格的保密条件下,进行着最后的试验,目标明确,就是尽早投入战斗。
这不仅仅是为了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对世界力量结构的一次深刻冲击。
美国在技术领域的突破,势必让其在全球舞台上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与此同时,苏联依旧暗中调查曼哈顿计划的相关情报,虽然核工业链已经启动,但成效尚未显现。
苏联科学家们也在努力追赶,试图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面临的技术瓶颈以及资源的短缺,令他们的进展显得异常艰难。
核武器的研发不仅是科技的竞赛,更是资源和权力博弈的较量。
若苏联无法突破这道难关,那他们在未来的国际博弈中,恐怕将逐渐失去优势。
如果能够率先研发出核武器,那将彻底改变世界的力量格局!
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竞争,更是一场关乎未来世界秩序的深远影响。
如果谁能首先掌握这一制胜的武器,谁就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前所未有的主导地位。
经过进一步商讨,李文珩已经确认了远东的发展蓝图,所有的计划基本确定。
兵力、工业、资源,现阶段无一缺失。这些都为他未来的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远东,这片地理位置优越的广阔土地,正在成为李文珩争取世界霸主地位的起点。
只要他能够将这一地区打造成强大的军事和经济中心,那么在未来的国际纷争中,必定能占据有利位置。
一旦实现华人移民,远东必将成为李文珩的坚实后盾,也是他日后争霸世界的根基!
这不仅是李文珩个人的宏图,更是对整个苏联未来的深远布局。
他计划通过移民,吸纳更多的智力资源和技术人才,进一步推动远东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建设,最终形成对其他强国的制衡力量。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李文珩看向陆晨锋:“现在你明白我究竟打算做什么了吗?”
陆晨锋心中早已震撼:“李文珩同志,你是想在远东割据一方,称霸一方吗?”
“不!”
李文珩坚定道,“我这是在拯救苏维埃啊!”
顺便把苏维埃并入我华夏的领土啊!李文珩在内心说道。
他深知,苏联的未来正处于关键时刻,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片土地和它的人民重新焕发光彩。
苏维埃的理念和红色旗帜需要在新的历史阶段得到重生,而这一切的实现,必须从远东开始。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果我能改变远东,就一定能改变整个苏联,让全世界都知道,苏联绝不逊色于美国!”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决心与信念,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辉煌蓝图。
每一次的挑战和困境,都只是暂时的,最终的胜利属于坚定的决策者。
自早年起,李文珩便立下誓言,要拯救苏联,不论是通过积累资本,还是在军中寻求立足点,都是为了日后掌握权力,推动改革。
他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这不仅仅是个人的目标,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今天,他第一次向他人倾诉自己的志向。
远东之行,不只是拓展疆土,更是建立全新体制,挽救苏维埃,让镰刀与铁锤的赤旗永不熄灭!
这是李文珩对国家未来的誓言,他要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我华夏的历史。
陆晨锋理解了李文珩的决心,深吸了一口气:“元帅,为了伟大的苏维埃,我愿随你前往远东,共同治理!”
他知道,李文珩的理想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野心,而是关乎整个国家未来的命运。
李文珩点头:“陆晨锋,你除了担任我的秘书外,还要担任金融专员,负责我的海外账户,做个赚钱的能手!”
他清楚,要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筹码,仅靠军事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经济的力量同样至关重要。
作为红色帝国的继承人,李文珩绝不希望看到它的衰败。
只要有机会,他便会倾尽全力去拯救它!他的信念坚定,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他不会退缩。
商议结束后,李文珩再次向斯大林申请动员,准备前往远东主持大局。
斯大林深知李文珩的能力和抱负,批准了李文珩的请求,并授予他远东地区的全部权力。
通过苏维埃最高会议发布命令:
“经苏维埃最高主席团决定,任命李文珩同志为远东联邦管区第一书记,并兼任远东集团军最高司令官!”
“负责指挥远东地区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