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本王愚笨,你话说明白点。(五更送上!) (1/2)

“殿下是如何得知?”

一向自诩定力非凡的郭英,这会儿也不禁下意识地惊问出声。

但紧接着下一刻郭英又瞬间反应了过来,放在太师椅上的干枯老手猛然握紧。

眼神惊疑不定间,郭英心头的骇然更甚。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

这个时候他要还是不明白,那可就真的虚活这么多年了。

当时之事,竟然不是燕王的手段,而是眼前这位殿下的手笔?

郭英一时之间,竟有些难以接受。

无他。

他记得清楚。

眼前这位殿下,现在也不过二十有四。

那靖难之时,年岁就更小了。

甚至。

当初燕王刚起兵之时,这位骁勇善战,勇冠三军的汉王殿下还不及弱冠之年。

这般年纪能有这般武略。

纵是与当年强汉之时的少年英杰冠军侯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但是现在。

这位殿下却是突然告诉他,于把控人心阴谋诡诈一途,同样也是手段不凡。

郭英又如何能不心中惊骇?

不过到底是历经三朝的勋贵老臣了,郭英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歉意道。

“殿下见谅,老臣失态了。”

“想不到殿下手下也有这般高人,老臣佩服。”

他也有些回过味来了。

这事也不见得就是汉王自己的手段。

若是手下有高人,同样可以为其出谋划策。

如少师姚广孝那般的谋臣,也并非只有这一人。

这般想着,郭英也就愈发平静下来。

朱高煦一听这话,就知道这是郭英误会了。

不过他也没想着解释,就权当藏拙了。

“武定侯屏退左右,恐怕不仅仅只是为了这些旧事吧?”

朱高煦自然是没有心情和一个老头子一直干聊,选择直奔主题。

“若是有事,直言便是。”

“本王生性愚笨,不太擅长打机锋。”

郭英闻言苦笑。

“若是殿下都是愚笨之人,那老臣岂不就是那等憨傻之人?”

不过郭英也没有再多加絮叨,直言道。

“殿下当知。”

“当年洪武爷以颍国公为征南将军,率军平定滇南。”

说着。

郭英看向了朱高煦,眼带笑意。

朱高煦见状,就知这老头子是起了考较之心。

“此事,本王确实听过。”

“而且本王若是没有记错的话,武定侯当初也是随军一员。”

郭英接过话茬,笑着讲述道。

“不错。”

“当时除了大将军蓝玉,和黔国公沐英之外,副将之中就以老臣为首。”

“也就是说。”

“现如今的滇南各卫所之中有不少老臣昔年的部将故旧。”

“而这,便是陛下如今为何要汉王与老臣结亲的原因之一。”

朱高煦听到这里,不禁暗自点头。

关于这一点。

他之前也已经想到了。

还是那句话。

自家老爷子是重情不错,但同样也是久历朝堂的老狐狸。

政术权谋,早就玩得那叫一个出神入化。

他与武定侯结亲,无非有两个好处。

其一是对他自己而言。

这一次他前往滇南就藩,虽然能召集旧部,但是属于藩王的护卫军是有数的。

藩王虽然能以建立藩国的名义,配有三个护卫指挥使司。

但是一卫只有三千人,三个加起来也不过九千。

再加上乱七八糟的,万人也就顶天了。

如果要镇守偌大的一个滇南,这么点人肯定不够。

显然。

自家老爷子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就选了与这武定侯的孙女结亲。

到时候。

他作为武定侯府的孙女婿,自然可以顺势接手武定侯府的势力。

至于这其二的好处,那自然是对自家老爷子来说的。

首先。

武定侯的身份是建文旧臣。

而当他这个亲儿子迎娶武定侯的孙女之后,无疑会向那些建文旧臣释放一个信号。

建文一朝的事,算是揭过去了。

以后,既往不咎。

还有什么是比姻亲关系更显得亲近?

显然,并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十六章 本王愚笨,你话说明白点。(五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