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
但只要是人,又怎能没有感情。
对于朱棣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
而且长子朱高炽身体不好确实是无可争议事实。
再加上当时靖难起兵,真的是危险重重,存亡只在旦夕之间。
他又的确需要能征惯战,勇冠三军的老二去卖命。
因此。
方才有了他鼓励自家老二的那一幕。
总不能,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吧?
也算是给自己老二一个希望。
当时的他也确实没有想那么多。
但是现在不同了。
已经登上皇位的他陡然发觉,这是祸根呐!
他自己为了屁股底下的这个位置,已是造下无数杀孽。
当然。
他并不后悔,与其坐以待毙被削藩,不如奋起反抗。
都是老朱家的种,谁来做皇帝不是做?
但是他不希望自家这几个儿子也学他争上一个你死我活,兄弟阋于墙!
是以。
他的内心煎熬无比。
老大敦厚仁爱,喜静不喜动,又是世子,于治国理政一道确有实干之才。
但老二也不是个弱的。
看起来像个只懂得镇压八方的武夫,但实则亦是文采斐然。
就是不提老二在靖难时立下的那许多功劳。
单论能力和本事,老二也是要比老大略胜一筹的。
总归。
他思来想去,这两个哪里都合适。
可这皇位只有一个。
他也为难呐。
看着两相为难,虎目含泪的朱棣,一旁静坐的徐皇后,终究是叹了口气,安慰道。
“夫君,莫要为难了。”
“此事既然已经做下了决定,那自然就无可更改。”
“君无戏言呐。”
“煦儿那里,就由妾身去劝吧。”
徐皇后终究是松了口。
她是个聪慧的。
自然知道自家夫君夤夜前来和她说话为的是什么。
煦儿是个孝顺的,打小就最为敬重她。
在皇位之争这等大事上,怕是也就她能去劝上两句了。
既然皇帝已有了决心,那她一个女人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朱棣听到徐皇后主动提起劝说之事,心头也不禁稍稍松了一口气。
父子之间,他自然是不肯放下脸面去说软话的。
这事还是得让皇后这做母亲的来。
不过到底是他理亏,他确实是食言了。
所以。
朱棣犹豫了一下,心软道。
“这几年为了打靖难,你们母子之间也是聚少离多。”
“眼下既然安定下来了,不如就在这金陵城里多呆几年,也算是让你们母子多相处两年。”
“若是等老二就藩滇南之后,山高路远的,可就没那么多机会再相见了。”
本来册封藩王之后,是要马上去就藩的。
但朱棣还是决定开个特例,让朱高煦多在金陵城待上几年,好好享受一下这京师的繁华。
就算是酬功了。
......
漫漫长夜。
同一片皎月之下,又岂止这几人未曾安睡?
世子府。
寝宫之内。
朱高炽与世子妃张妍秉烛夜话。
“明天你就被册封为太子了,怎么还这么犯愁啊?”
“我可是都听人说了,这次还是皇上亲自拍的板,那些支持老二的勋贵们人都傻了。”
“我就说嘛,你可是嫡长子。”
“皇上怎么可能避过你,传位给老二。”
可能是因为出身民间的。
世子妃张妍倒是不曾像那些重臣之家的大家闺秀一般遇事有静气。
一时间,叽叽喳喳地掰着指头念叨个不停。
“哎呀,你别在这念叨了行不行?”
“我这都快要愁死了。”
朱高炽心烦之下,不耐烦地翻了个身。
这下。
世子妃张妍本来还笑呵呵的,一下子脸也黑了下来,拧着朱高炽腰间的软肉道。
“这会儿嫌我烦了是不是?”
“那你去再娶个你不厌烦的小的回来啊。”
“我肯定没意见。”
朱高炽一下子翻身坐起,无奈地扭头看向生着闷气的张妍,叹着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