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春也不客气,需要什么都摆在明面上说出来。
这样就算有人从中作梗到时候也有迹可循。
他赵立春就是要以堂堂正正的大势来压制梁群峰和钟正国。
听着赵立春的诉求,钟正国并不意外。
钟正国微微一笑道:
“赵立春同志,我知道你改革心切。”
“我也知道你迫切的想拿试点区来证明你的改革政策切实可行。”
“但是,你这试点的地方是不是太过偏激了?”
钟正国拿着一份报告道:
“京海市青华区,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并不陌生。”
梁群峰也是跟上输出道:
“赵立春同志,京海市可是汉东省的经济核心市。”
“青华区又是京海市的心脏命脉。”
“你直接要拿青华去试点。”
“你了解京海市吗?了解青华区吗?”
“这京海市有多少项目,这青华区又有多少项目,你清楚吗?”
“当地的经济体制,你了解吗?”
“不是我故意抬杠。”
“赵立春同志你也不过是去青华区参与了一次调研组织会议。”
“仅仅是这样,便将整个青华区设立为改革开放的试点地区。”
“这是不是有些太草率?”
“如果改革失败了呢?”
“你能承受的起后果吗?”
梁群峰的这番措辞显然是会议开始时就打好了腹稿。
..............................................................
这一连串的问题更是丝毫不想给赵立春任何反驳的余地。
赵立春淡淡一笑,也是早有准备。
“梁群峰同志,你刚才说的问题也是我早就有所考量的。”
“我上次前去京海,短短的几天时间自然也无法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这偌大的京海市。”
“但是,我不了解,有人了解。”
“这京海地方的同志是最了解京海的。”
“在我视察青华区的时候,就有一位同志对整个京海的改革颇具想法。”
“而且这位同志还是现任青华区的区委书记高育良。”
“在座的各位,谁对青华区的了解能超过青华区的区委书记?”
“我想是没有的。”
赵立春这番话可谓是滴水不漏。
并且每句话都将梁群峰的问题给堵了回去。
至于高育良是什么时候上任的,在座的各位大多数也都有所耳闻。
现在反驳赵立春,已经来不及了。
只见赵立春接着说道:
“正是有这样一位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
“且又对青华区十分了解的同志全力支持新的改革措施。”
“我这才决定将青华区作为汉东改革开放的试点。”
“有这样的一个桥头堡在前面为我们打好基础。”
“我相信我们汉东的改革开放不日便可取得重大的成果。”
梁群峰琢磨着这高育良是什么人?
怎么突然就得到赵立春的重任了。
而且这个名字怎么越听越耳熟呢?
突然!
梁群峰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之色。
是他!
他突然想起来一段时间前自己的女儿梁璐求过他。
让他把一个原本要调到监察院政治部的大学老师给下调到了京海市青华区当办公室主任。
而那个人的名字正是高育良!
这个高育良什么时候成了赵立春的人,还当上了青华区的区委书记?
就在梁群峰心神不宁的时候,赵立春接着说道:
“要是钟书记你们还是不放心,那我赵立春立下军令状……”
“这青华区改革试点如果不成功。”
“我赵立春立刻引咎辞职!”
赵立春言辞恳切,又信誓旦旦的立下了军令状。
.................................................................
这直接让梁群峰和钟正国都无话可说,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微微点头。
赵立春越激进,就越容易犯错。
而这。
也是梁群峰和钟正国所乐意看到的。
但即使如此,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