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对于大明、对于朱元璋有多么的重要,所以必须要深刻认识到错误以及郑重的道歉。
“李先生,之前是我的不是,对您多有怀疑,我在此郑重的向你道歉。”
李缘刚出来,见到这一幕,连连摆手,说道:“马皇后,你不必如此。”
对于马皇后,李缘是真的敬佩,这一位千古贤后是真实打实,纵然是连满清想要找黑点,也只能说她大脚。
如果马皇后在大明建立前夕没了,那洪武年的大逃杀,就是从洪武元年就开始,而不是说直到洪武十五年才真正到来。
“先生,只是说句对不起,可不足以表达我的歉意,所以我打算亲自下厨给你做几道小菜,不知你可否赏脸品尝?”
马皇后很清楚这其中的门道,她打算亲自做几道小菜表达歉意,再有的就是给丈夫继续跟对方拉近关系。
饭做上谈事,肯定会跟愉快一些。
“呃……”
李缘正要开口。
朱元璋就先一步说话,“没错,咱妹子这手艺没得说,仙师啊,你就不要推迟了。”
“额咳咳,仙师就不要喊了,我怎么感觉有点别扭呢?打住吧,真的要打住。”李缘对于称呼上虽然没什么讲究,但一直这样仙师的,实在是不太舒服,总觉得说很别扭。
至于说吃饭吗?
我这好像没必要了。
但这么热情的,我好像也拒绝不了。
虽然李缘很想要拒绝,但貌似这不好拒绝,人马皇后已经动身了,再加上还有不少事情需要说一说,所以这要说不……
嗯,那肯定不行啊!
因为还有些事需要说一说,所以这事就在那且这样了,先把问题给说清楚,到时候再说吧。
“既然仙师这样说了,父皇,还是以先生称之,毕竟他学识渊博,当得起先生之称。”朱标这边赶紧说道。
“没错,先生,先生,那么这标儿……你得要拜师,称老师。”朱元璋更是知道什么叫打蛇随棍上,赶紧就给朱标安排拜师了。
李缘:“……”
别老是拜师啊!
李承乾要拜师,你也要来吗?
不过,老师什么的,还是算了吧,我不认为自己很厉害,更多的还是基于历史,所以要白是什么,那还是算了吧。
“额咳咳,老师什么的,这就没必要,而且老朱啊,你来过我这里,知道情况,我这人一向很随和,而且也没那么多礼节,所以不需要这样。”
礼仪之类的,还是能免则免,别那么麻烦了。
“当然,一切以先生为主。”
朱元璋很淡定,他知道大明强盛是关键,而且一切都在于李缘啊,没有李缘就去不了其他的大明时空,能去的就是李缘家里,所以一切都是因为李缘啊。
只要李缘高兴就行,别的就不用那么在意。
而李缘这边是以正事为重,先把该交代的事交代了。
“老朱啊,我这有三物,土豆、玉米、红薯,都是高产粮食作物,李世民那边也有,这发展改变呢,食物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你说是吧?”
首先,粮食要解决,这得要你们好好搞。
“再有,安南,这可是宝地啊,可惜的是大明不能掌控着这一波宝地,还有的就是西域一地也是如此,再有的就是北方,大明真的是哪哪都有问题,再有那个海禁就更离谱。”
朱元璋虎躯一震,瞪大了双眼,问道:“粮食?”
不过,随后李缘的一番话,朱元璋很别扭了。
老实说,自己的政策被否定。
那是真的有种失落感。
说实话,挫败感很强。
朱标关注到的是李缘后面的那番话,领土的问题以及父皇的海禁之策,意识到这是问题,当即是询问道:“先生,我大明还需要继续对外扩张吗?这些地方很有用?”
说实话,以古代的条件,不是说不想扩张,而是说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比如说管理的问题,一旦暴乱继续用平叛,那么这投入得要多少?
若是选择所谓的羁縻自治,那么就极度不稳定了。
毕竟这意味着给予当地极高的自治,具有着极高的不稳定性,说叛乱就叛乱,朝廷的负担只会是更高。
“当然,这些都是宝地,现在看似乎是没什么作用,但就说安南吧,这地方?的气候很适合种植水稻,而除了优异的气候条件之外,其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而占城稻,你们也都知道吧?宋代引进,因具有耐旱、适应性强、生长期短等特点,所以是在江淮、两浙、江南等地推行,这对防止东南各地的旱害有一定效果。”
“但是呢,若是占据安南,在此地种植占城稻,那产量只会更高啊,要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