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四品以上的年俸才过两百石,再加上此时的大明朝奉国中尉可是有上百万,你说这负担重不重?”
“另外,大明朝官员俸禄低是一回事,发放的东西才是问题啊,明初的时,就是米、钞两部分组成,且主要是给米,再往后呢,就是永乐朝推行米折钞制度,规定:一二品四分支米,六分之钞,三四品米钞各半,五六品米六钞四,七八品米八钞二,再往后又有了一定的调整,但主要是米跟钞的问题,就是比例问题而已,对于官员来说实际作用都一样,问题是永乐朝后出现了米折物的方式,主要是折成胡椒、苏木、绢布、棉布等,按照官方的说法就是“折色”。”
老朱这一听啊,发现了问题,这是又拐到了官员俸禄问题上,所以是不得不打断了李缘。
他开口道:“先生,你这说着我大明宗室的问题,怎么又绕到了官员的俸禄上面去?”
怎么又是官员俸禄了?
这怎么就低了呢?
贪官污吏不治?
能行吗?
再说了,这活不了吗?
不对啊,咱算的很清楚,这能保障的呀!
而对于朱元璋的不理解,李缘则是慢条斯理的进行讲解,顺便还举了不少例子。
“我只想告诉你,四品官员的年俸才比奉国中尉多,而你这上面还有七个爵位啊,亲王一级的俸禄是多少?一开始可是规定五万石,虽说后面是做了些调整,改为了一万石,但这还是比官员多啊,对吧?正一品的官员,一年俸禄也才一千石出头,你说这对比下来,官员们心理平衡不?我可以告诉你啊,大明贪腐问题无比的严重,而且洪武一朝别看杀的多啊,但贪的却越多,这风气就没压下去过,你以为杀就能解决?不不不,你洪武朝的贪污就没停过,而你一去了,建文上位,那就是直接放飞自我了,经历了洪武朝的恐怖,到建文朝就是变本加厉,得要把之前失去给拿回来啊!”
朱元璋:“……”
好啊,可以啊,那我就继续杀!
“无妨,咱接着杀,杀个血流成河,咱就不信这帮人能比我的刀硬。”老朱发狠了,决定要全面开杀。
闻言,朱标顿时是头疼了。
他不得不提醒了自家老爹一句,“爹啊,你是没听到吗?洪武一朝,贪污就没停下来过,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你这一套根本就行不通。”
“怎么就行不通?别跟咱说什么行不通,这就不存在行不通。”问题是老朱不干啊,可以说是非常的生气了。
就这种说辞,能够接受吗?
答案是不能,完全不能。
他不接受这说法。
“先生啊,既然你都说了,这洪武一朝贪腐成风,那就说明杀的还不够多,所以咱决定要继续杀下去。”
李缘:“……”
我就知道你要继续杀。
说实话,这不奇怪的。
因为原先的你就是这样干的,但问题是杀的越多,贪的越多,这还是没法改变什么,贪官污吏不会因为杀戮就会停下来。
再说了,人家可以熬啊,熬过去就什么都不怕了。
当然了,现在说的是宗室问题啊,官员的事……
那不急,现在不急。
“老朱,官员的事情,我只是拿出来对比宗室,具体说如何解决官员的问题,那就等我先跟你说清楚这个宗室问题再说。”
“就我刚刚说的,明末宗室过百万人,而因为天下供养宗室,尤其是永乐朝后,对于宗室限制颇多,严加防备,只能是待在封地内造娃,生的是越来越多,导致这财政支出呢,起码有一半是拿来供养宗室,这对大明而言就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另外,你的皇明祖训规定,皇族子孙享有特权,不受普通法律约束,不归当地官府管制,朱王的府第、服饰、军骑,下天子一等,爵位世袭罔替,公侯大臣见了都要“伏而拜谒”,又无需交税,甚至于说还可以收税,而有了特权就什么都可以干了,欺压百姓,无视官府,充当豪强的保护伞等等,反正怎么鱼肉百姓就怎么来,什么都不用做,什么就都有了,你说这除了继续捞钱、圈地以及各种坏事做尽之外,还可以干什么?”
“大明一朝对宗室无比的优待,但又无比的防备,明末关外鞑子入关劫掠,京师告急,而唐王北上勤王,惹怒了崇祯皇帝,被贬为庶人并关押在风阳,你说这是为何?这一切的源头在于哪?”
朱元璋给了宗室太过超然的优待,导致诸王不受节制,而朱棣以藩王造反夺位,担心后面有人学自己,对藩王加以优待却又予以最为严厉的限制。
首先,北方的藩王被转移到内地,以便控制,再有的就是兵权、治权都没了,再就是没有皇帝旨意,一律不许离开封地。
你就乖乖的待在封地里就行了,一旦敢擅自离开,就是严加惩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