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红温了,真的是红温了。
三个月不到啊,咱才死了不到三个月,你居然就开始搞我的儿子了?
是,藩王是要削的,这是非常正常的,老朱心里是有数的,知道这削藩肯定会来,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有好大儿在也不会有很忙大问题,肯定会体面的。
但没想到啊,好大儿居然没了,那就是完蛋了。
只是朱元璋没想到这朱允炆这削藩会是如此的疯狂。
就这削藩,是这样削的吗?咱都有点不自信了,速度快,没章法,毫无计划,就好像是想到那一出击哪一出,到底是谁在出谋划策?
难道不知道这样的连续削藩,很容易就会出现人心浮动,再就是演变成动荡了?
因此,这削藩得要慢慢来,绝对是不能急的。
而且你都登上皇位了,到底是在怕什么呢?
而且灭藩?
这是何意啊?
李缘这边是继续往下说:
“说到这灭藩,真就是不给人活路,那周王、齐王、代王、湘王先后被贬为庶人,其中湘王更是被逼的自焚,就他这样的操作,完全不给人活路,一番操作下来令人摸不着头脑,既没有明确的计划也没有什么妥善的善后处理,就只是说为了削而削,这样一来不就把人给逼反了吗?而且你连自己的叔叔们都这样迫害,试问天下人谁敢信你朱允炆?”
“虽然老朱为了你能坐稳皇位,对勋贵是大杀特杀,但要说什么都没有留下来,那肯定不是的,但无奈你的操作啊,令到那些武将勋贵们都感到了害怕,那么明面上不做什么不代表暗地里不做什么,拖后腿也好,通风报信也罢,放水也好,反正就是人家燕王打到了应天府,而你是被迫自焚而亡,这就是差距。”
“那些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朱允炆本就怀疑那些勋贵,现在一听李缘这样说,那就是更加的愤怒了。
甭管是不是,反正错的就是别人,自己肯定没有错,我已经是尽了最大努力,都是这些人故意坑害我,拖了我的后腿。
朱元璋得知老十二居然被逼的自焚,早已是怒不可遏,再听着朱允炆这些愚蠢的操作,那就是更加的愤怒了。
而就在老朱想要开骂到时候,李缘这边是更快一些,怒斥了朱允炆。
“愚蠢,你自己偏向于文官,只信那些腐儒,而对武将勋贵不信任不说,居然还排斥,根本做不到文武平衡,而且连忠心耿耿的徐辉祖都不用,偏偏又把那徐增寿给杀了,这就导致勋贵与你之间的裂痕更大,还有那耿炳文,好好的又给换了,听信那些腐儒的建议把李景隆给换了上去,然后呢?这不就是一败涂地了吗?”
“先不说李景隆是真的菜还是卧底内奸,就他的履历跟耿炳文一比,白痴都知道怎么选,偏偏你不知道,还把人给换了,那么你输就真的不冤了。”
李景隆出身是好,但他打过仗吗?
没有啊,他老子能打仗,不代表做儿子也能打仗啊。
更何况这李景隆都没上过战场,你居然敢让他带兵打仗,还是几十万大军,你说你这不就是说一等一的蠢猪吗?
“没错,是愚蠢。”
朱元璋被气得不轻,算是明白这朱允炆到底是有多蠢,居然是搞了这么多没脑子的操作。
李缘这边是继续输出:“不只是如此,既然都做绝了,偏偏在朱棣造反后又惺惺作态,说什么别让我背上杀叔的骂名这样的话,真就是虚伪至极,还什么好名声?你都削藩削成这样了,哪里还有什么名声?再说了,赢了什么都有,还怕什么名声?你本来就偏向于士林,只要你赢了,那些文人肯定会把你吹上天的,你怕什么?”
入关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只要你赢了,那些文人肯定给你说话,毕竟你可是文人们喜欢的明君啊。
“没想到你竟是如此无能。”朱元璋是越听越恼火,真没想到好大儿这个儿子如此不堪,看样子这家伙是真的不堪重用,还是别指望对方了。
要这么说,这里应该是让谁来?
难道是老四?问题是这家伙就行了?
打仗或许很不错,但治国可不是打仗啊,治国没那么简单啊,得要想办法……不对,问问仙师是什么意思。
或许仙师会有好的建议,那样就知道该用谁。
朱元璋很不爽,指着朱允炆就开骂:“咱就没给你留人吗?而且怎么是耿炳文?还有那李景隆啊,他能带兵打仗吗?”
李景隆什么水准,我还能不知道?
指望他指挥大军,那就是送。
果然啊,是真不行。
你的脑子哪去了?
而耿炳文……
倒不是说他不行,只是说应该有更好的人,朝廷就没什么将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