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章 上密折 (2/2)

人的前途,从来都是选择大于所谓的才华。

梁九功心里有数,若是海保帮着老八掩饰通州二仓的猫腻,那就别说是提拔重用了,肯定不可能袭了明尚留下的一等精奇尼哈番的爵位。

要盘查通州的粮仓,必须要调兵。

海保的手下只有五十名差役,肯定不可能全面性的盘查粮仓。

康熙一直等着海保请旨调兵,可是,海保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只要他请旨调了兵,通州那边肯定会被打草惊蛇。

偌大的通州粮仓,若想全面清查猫腻,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海保派了吴四宝,带着和硕额驸府的下人们,每人盯着一座粮仓。

只要发现了异动,就跟过去,看看粮食最终送去了哪里?

照规矩,漕粮出库,只能是往京仓那边运,而不可能去别的地儿。

海保正在用午膳的时候,吴四宝从通州回来了,小声禀道:“爷,大运西仓的甲字第五仓,最近运输了一大批粮食,去了杨柳青的李家庄……”

嗯哼,海保一听就懂,这是把粮仓里的新米,换成了陈米,甚至是霉米。

“你赶紧回去,让咱们的人,一边盯着甲字第五仓,一边盯着杨柳青的李家庄……”海保仔细的叮嘱了一番,便让吴四宝回通州了。

巡仓监察御史,照例有密折奏事之权。

海保摊开奏折,提笔写道:奏,都察院浙江道署理巡视通州二仓监察御史,奴才海保跪奏,为通州大运西仓……”

写好了密折之后,海保十分谨慎的将折子,装进特制的皮匣子里,并上了锁。

因是第一份奏疏的缘故,海保格外的谨慎,他递牌子从西华门进了宫,亲手把皮匣子交给了内奏事处的太监。

(PS:求推荐票 月票)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