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0 赵瑞龙:他怎么敢的? (1/2)

“高总,山水集团只花了6000万,就拿到大风厂的所有股权,无论前因后果如何,都改变不了大风厂那块地的价值远高于6000万的事实。”

“如果大风厂的所有股权都是蔡成功的,不涉及到大风厂1300多职工,这就只是一个经济纠纷,我不会过问,按法律来走就是。”

“但是,涉及到大风厂1300多个职工的饭碗,还涉及到众多持股员工的正当利益,这就是个政治事件,我不能不管。”

“你应该知道,大风厂组织了护厂队,对抗你们的强拆,这就是即将发生恶性群体事件的征兆,到时候谁都承担不起责任。”

“俗话说不能一口吃成胖子,我认为,安安稳稳做长久生意,比几千万的短期利益更加重要,你是生意人,应当知道和气生财的道理。”

李达康正色道,他说的是实话,高小琴不是好人,蔡成功也不是好东西,如果不是涉及到1300多职工,这件事他真不会插手过问。

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不要太多,只要不违法,就没必要拿道德去评判,若是什么时候都以道德作为标准,还要法律干什么?

蔡成功找山水集团借6000万过桥贷款,被山水集团给下了套,也是蔡成功咎由自取,谁让他抽走大风厂的资金去搞煤炭生意?

高小琴不愧是高小琴,她敏锐地抓到了李达康话中的重点,问道:“李书记,您说的几千万的短期利益,恕我愚钝,我不太明白。”

她听懂了李达康话里的意思,所谓的“比几千万的短期利益更加重要”,不是反对山水集团拿下大风厂,而是要她拿出几千万来息事宁人。

“只要高总的山水集团能再拿出6000万,我保证,大风厂立马就能拆掉,这6000万不是我要的,市府一分不要。”

“其中5000万用于职工的安置补贴,把人家工厂拆了,不能没有一点补偿吧?另外1000万则是用于重建一个新大风厂。”

“让孙区长重新给大风厂划一块地让他们建厂,这样一来,职工们拿到了安置补贴,饭碗也保住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对抗拆迁?”

李达康说道,他说的这些,其实就是原剧的解决方案,只不过剧中不是让山水集团出钱,是京州市财政和光明区给兜了底。

剧中原主的做法不可取,李达康不能接受,为了搞光明峰项目,京州市和光明区的财政都空了,拿不出这么多钱兜底。

让山水集团兜底才是正理,如今大风厂那个地块,不说值十几个亿那么夸张,几个亿肯定是有的,这个钱理应让山水集团出。

高小琴露出为难的神色:“李书记,一两千万还好,6000万未免太多了,您有所不知,山水集团有很多股东,不是我一个人的产业。”

一方面,高小琴确实不舍得拿出6000万来摆平大风厂职工;另一方面,她也是在隐晦提醒李达康,山水集团的真正老板是赵瑞龙。

别人不知道山水集团幕后的真正老板是谁,但李达康没理由不知道,当年李达康曾经当过赵立春的秘书,赵立春对李达康也是栽培有加。

要不是有赵立春的提携栽培,李达康怎么可能升这么快,才五十出头的年纪,就已经成为汉东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

俗话说喝水不忘挖井人,李达康不能这么没良心,赵立春刚调离汉东,李达康就要对赵立春儿子赵瑞龙的产业下手?

“眼下大风厂的地块,值多少个6000万,我想高总应该心中有数,这么拖延下去,时间成本也是重大损失。”

“关键是,如果引发恶性群体事件,不单单是高总你承担不起责任,就是山水集团的所有股东,都承担不起。”

“我还是刚才那句话,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和气做生意,比走捷径捞快钱能挣更多,也更稳妥。”

“山水集团的其他股东,应该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他们不明白,高总你也应该说服他们,让他们明白。”

“另外也麻烦高总转告山水集团其他股东,我是京州市委书记,在京州这一亩三分地上,决不允许出乱子!”

李达康掷地有声很强硬,高小琴在暗示赵瑞龙,李达康也回应暗示,他知道山水集团的背后是赵家,但这事没得商量。

高小琴委屈得不行:“李书记有所不知,职工的安置款我们已经给过了,3500万,是蔡成功没把安置款发下去才有这些事。”

李达康知道这事,却故作惊讶:“还有这事?蔡成功有这么大的胆子,连职工的安置款都敢私吞,他不怕被职工打死?”

高小琴摇了摇头:“蔡成功的胆子肥着呢,为了钱,就没有他不敢干的事,李书记要是不信,我可以提供证据。”

李达康说道:“行,回头你让人把证据送到我这,不过,我说的6000万你们还是要出,就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