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妥了重点:职工的安置费和新大风厂的股权分配,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消防和安监明白达康书记的意思,在厂里详细检查了一遍,指出了几个不符合安全生产规范的地方。
特别是厂里那个20吨的汽油库,石化公司的抽油车来了,把这个汽油库里头的汽油抽走,没有职工出来阻拦。
抵制拆迁是为了利益,现在利益到手,自然没必要抵制拆迁,厂里放着这么多汽油,大伙都提心吊胆,拉走最好。
搞定大风厂,顺带彻底消除汽油这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李达康心情大好,笑呵呵和陈岩石、郑西坡等人道别上车。
剧中差点终结原主政治生命的“一一六”事件,如今肯定是不会发生,把原主整得焦头烂额的大风厂拆迁问题,就此解决!
看着李达康的车队扬长而去,陈岩石昏花的老眼不自觉地眯缝起来,随后默默叹了口气:这个李达康,好强的手段!
一声不吭就搞定山水集团,让山水集团拿出6000万来解决问题,再到大风厂一番先抑后扬,把大风厂也摆弄得感恩戴德。
陈岩石想不到的是,李达康还挖了另外一个坑,给这位不甘寂寞、总想着发挥余热的前汉东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
李达康故意没指定新大风厂的负责人,而是让他们自个选个领头的出来,就是要将陈岩石绑在新大风厂。
让陈岩石把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新大风厂的鸡零狗碎上,这样一来,陈岩石就没时间和精力在别的地方搞事情。
果不其然,李达康刚走,郑西坡就找陈岩石拿主意:“陈老,您说新大风厂应该谁来领头?蔡成功么?”
边上的王文革连忙表示反对:“师父,蔡成功已经把厂子卖过一次,再让他当董事长,他还得把厂子再卖一次。”
马副厂长当即赞同王文革的意见:“蔡成功已经把他那60%股份卖给山水集团了,新大风厂跟他没关系,再让他当董事长不合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王文革担心蔡成功狗改不了吃屎,再把新大风厂拿去抵押借款,马副厂长则想趁机当上新大风厂的话事人。
听他们俩这么一说,其他人纷纷附和,都不想让蔡成功当新大风厂的董事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伙都被蔡成功给搞怕了。
陈岩石见众人意见出奇一致,便顺势说道:“蔡成功在新大风厂没有股份,他当董事长不合适,让西坡来当吧,老马当总经理负责经营。”
毫无疑问,陈岩石的提议,得到了众职工代表的一致认可,接下来开全厂职工大会宣布此事,大伙对这一决定也是表示认同。
见自己说话依然管用,陈岩石比当上董事长的郑西坡和当上总经理的马副厂长更开心,虽然已经退休了,可大伙依然认他陈岩石。
在官场泡了一辈子的陈岩石,还没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不要过度干涉企业的运作,反倒是自我感觉良好地一头扎进去。
好比当媒人,吃饱了撑着没事干给别人说媒,说好了别人未必感恩,说差了别人指定埋怨,以后两口子吵架就找媒人说理。
郑西坡是有威望没错,马副厂长也有生产管理的能力也没错,可大伙都忽略了维持企业生存最重要的一点:订单!
以前的订单,基本都是蔡成功接来的,他只管接单,不插手大风厂的生产管理,导致大伙都忽略了他的作用。
就连陈岩石也没意识到问题,李达康意识到了,所以李达康不插手新大风厂,陈岩石喜欢管,就让陈岩石管吧。
不是李达康不关心新大风厂的死活,就算他全身是铁,又能打几斤钉?
既然是企业,那就遵循市场规律,优者胜劣者汰,不能过度干预。
李达康能做的事,就是尽可能地为辖区内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
祁同伟来到山水集团找高小琴,外界鲜少有人知道,山水集团的老板高小琴是祁同伟的地下情人。
见到老情人,高小琴就诉苦:“李达康真是太可恶了,硬生生从我们山水集团抠走6000万。”
祁同伟安慰道:“就当是破财消灾吧,李达康说一不二,他说不给钱拆不掉就肯定拆不掉。”
之前高小琴已经在电话里跟祁同伟说过此事,他是赞成给6000万的,因为他了解李达康有多强硬。
李达康警告高小琴,不给钱就别想拆掉大风厂,祁同伟知道李达康绝不是说说而已,李达康真会这么做。
若是敢不顾李达康的警告,强行拆掉大风厂,闹出无法收拾的重大社会问题,李达康会把山水集团都给拆了。
高小琴郁闷地说道:“我知道,你一直跟我说什么沙李配,李达康很可能接替即将到龄的刘省长,他真能接班吗?”
祁同伟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