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们有充足的能源来弥补这些缺失的基础设施。】
长庚的话语忽然在他的脑海中响起,发表了属于AI的见解。
数据意识里,端木安赞同附和道:“不得不说,那家伙是真大胆,而且他的运气也真的好。”
毕竟这已经算是非法改建了,放在旧时代的法庭上,恐怕会坐牢坐到死,外加一笔巨额赔款。
现实,许明然察觉不到他俩之间的对话,继续轻声细语讲解着。
“好在,我们不必为了能源问题发愁,在主工程师的带领之下,其余工程师和负责组装的工人们成功组建出了一套紧急投入使用的避难所设备,度过了艰难时期,并于此接纳营救了大量四国官员。”
“战争爆发后,全球网络仍坚持维护了一小段时间;也就是在这段宝贵的窗口期,4-25避难所在官员们的支持下,成功注册到了属于国际级的编号,分到了一份应急空投;并且利用手头的大量权限账号,下载了网络中大部分联网数据,保存在存储矩阵中。”
听起来挺顺利的啊,不仅能源不用愁,而且还保存了旧时代的稀罕数据。
有机会可以去挖一挖4-25避难所的坟,如果自然教派没有把那里夷为平地的话......
端木安暗自点头。
他对4-25拥有的能源燃料方面,虽然有些可惜,但收容中心二十四层下面还有两座未开启的反应堆,且四代氦三燃料储量充足,损失点能源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过,4-25中的联网数据,很是很诱人。
收容中心数据库的权限可能更高,但终归只能吸纳旧时代全球网络很小一部分的信息,更多细节和没有被遍历的数据都消失在了时间长河中,若是能对接4-25的那部分,可是比拿到一批盈余燃料来说,更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不等他发问,小姑娘话锋一转:
“正是因为这部分数据的存在,4-25避难所也接收了一大笔各领域尚未完成的科研项目......由于避难所人员多偏向核专业,所以解决的问题大多是核或者能源相关的,比如微型反应堆以及小型化的粒子束流武器。”
粒子束流武器?
听到这里,端木安下意识往一旁漂浮的无人机看了一眼。
他倒是听说过这种武器,收容中心还曾在战前日志里计划过,于外层空间部署一架对地粒子轨道炮,只不过因为某些技术原因搁置了,也就不了了之。
没想到,这项技术最终在4-25避难所的潜心研究下得以解决,甚至还往小型化的层面衍生发展。
倒也没错,最主要的粒子加速技术需要大量能源作为养料,正好与反应堆对口了。
“你的意思是,那群自然教派很有可能拥有了小型粒子炮?”端木安试探问道,“是基于粒子加速器设计的产物;还是通过新型材料定向聚焦小型核弹爆炸产生的粒子束流?”
如果说自然教派那群疯子真有这种危险的玩意,前者准度高射程远,后者杀伤大范围广;无论是哪一种,威胁程度都确实要高一个档次。
“是粒子加速器,守望者大人。”许明原接过话头,“不过我们的研究水平只限于将激发器体积缩小到两架卡车的大小,我想,自然教派应该不会将这种笨重的东西直接调来前线。”
“我明白了。”听到此话,端木安放下心来,“话说回来,你们有关于这方面的技术知识什么的吗?”
“我们......”两兄妹再次对视一眼,从中都看得出尴尬意味。
许明然脸上露出一抹浅浅的歉意,“抱歉大人,我在避难所的专业是网络与组装方面,并没有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
“我是负责核反应堆检修的工程师。”许明原说道。
网络技术与核工程师。
核工程师目前来说没啥用,不过网络技术嘛......
端木安忽然想到,收容中心确实还缺少个与外界联系的网络调控。
不过,具体的事务安排,还是等到解决完自家门口这批疯子再说吧。
——————————
苍翠山山脚。
四辆越野车已经开到了山洞门口,上面沉重的解码设备也已经被搬了下来,凌乱的打结电线随意散在地面,机器正滴滴答答作响。
“猪蹄!如何啊,我已经等不及了啊!”
触手凯尔咧着嘴怪笑着,一边用正常的右手重重拍了拍身旁蹲在机器旁操作家伙的肩膀。
猪蹄,正是这支自然教派小队的开瓶器,专门负责对付这些藏起来闭门不出的难啃罐头。
他们使用的解码设备,一部分是从自然教派总部的大祭司那边友情赠送而来,都是裹着绷带的残缺货色;另一部分则是八成新的,印着红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