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都惊叹华夏后世的粮食产量时。
正好有个评论弹出:
【你们知道我们的粮食如此的高产谁的功劳最大吗?】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袁老啊!】
【他的毕生都在为了解决人们能吃饱饭而奋斗,他才是最值得我们追的明星。】
视频下方有一个相关的链接。
苏烈看到这里也是直接点开了袁老的那个链接。
然后视频就开始了。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老,于2021年5月22日离世,享年91岁。】
【袁老的一生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全世界的道路。】
粮食如此的高产谁的功劳最大?
杂交水稻之父?
袁老?
看到这里。
大明位面。
洪武年代。
朱元璋也是一惊。
虽然他不知道什么是杂交水稻。
但是,他知道水稻是什么。
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皇帝,
他十分清楚水稻这种植物。
“水稻就是我华夏百姓的主食。”
“方才标题中将他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难不成这位袁老是一位农民?”
“难不成是因为他种了很多的水稻?”
提到粮食,朱元璋顿时有了极大的兴趣。
....
【袁老193年9月7日出生,江西九江人。】
【他的一生可谓极其的精彩,他从小就对农业种植有着极大地兴趣。】
伴随着视频的进行,
袁老的照片也出现在天幕之中。
【袁老在北京农业大学修的就是农学系,在1953年毕业。】
【1960年的时候,u袁老被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担任教师。】
【当时还没有改革开放,华夏还经历了当时非常严重的粮食危机。】
【当时,粮食供应短缺,都已经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袁老为了解决华夏人民的粮食问题,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
【他一直坚信,通过改进水稻的育种方法,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
【从而解决华夏食物短缺的问题。】
改进水稻的育种方法,提高产量!!!
看到这样一句话。
李世民也是震惊的目瞪口呆。
此时。
他终于知道。
为什么说这位袁老是杂交水稻之父了。
如果这位农民真的可以像是视频中说的那样。
改进水稻的育种方法,提高产量。
那绝对是一位神人。
“后世居然还有这样的神人?”
“竟然可以通过改进水稻的育种方式,从而提高粮食的产量。”
“当真是一位伟人。”
“太让人敬佩了。”
李世民一脸的敬佩。
虽然他们从未见过。
但是这并不会影响他对袁老的敬佩之情。
“如果真的可以的话,朕愿在大唐为他立一个雕像,用来纪念他的功德。”
.........
大汉位面。
刘彻也是突然已经的站立起来。
仅仅是因为华夏粮食短缺。
百姓吃不饱饭。
他居然就立下了要改进水稻种子,提高粮食产量的志向。
就凭这些,这就足以让人敬佩。
“快来人!”
“命太史令,定要将此人的生平给我一字不差的记录下来。”
“如果,他真的可以成功,养活天下黎民百姓。”
“那朕要在大汉为他设立庙宇,纪念其功德。”
..............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可想而知。
粮食,乃是国本。
如果天下的黎民百姓的粮食足够吃。
百姓都不用在忍饥挨饿。
试问这样的幸福生活,谁还会造反?
古往今来,大部分的造反都是因为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当权者昏庸无道造成的。
不过就算是抛去稳固江山这一点而言。
单单是让黎民百姓吃饱饭,
这就是天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