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的内街小巷店铺不多,即便是店铺,也大多是一些只有白天才经营的工具类店铺。在晚上,一般隔十几米才有一家开门的杂货铺、奶茶店或者宵夜档。小巷里昏昏暗暗,行人不多,到了路灯和正在营业的店铺门前才有明亮的灯光。麦迪尔和吉她缓步前行,穿梭于昏暗和明亮之间。
“你准备得怎么样了?”吉她的脸在前面路灯的余光中显得模模糊糊,声音仿佛也变得隐隐约约了。
“什么准备?”麦迪尔不解地问。
“公务员考试。”两个人经过一家经营的杂货铺,吉她的脸突然明晰起来,声音也清晰了,转瞬又走进了昏暗。
“下班时间有空就看看,说来惭愧,可能太久没接触过书本了,刚开始一看书就犯困。其实我平时也有看小说的习惯,那类书怎么看都不困,就是这些应试的工具书吧,一看就困。”两个人又经过一盏路灯下,浅白的灯光照在麦迪尔窘迫的脸上,泛起一眨一眨的涟漪。
“对你来说,看小说是一种享受,看考公的书,却是一种被动的负担,并且小说有情节或者抒发作者某些思想、感情,我们可以跟着作者的思路一直荡漾在主人公的世界里,但是考公的书只会有一个一个知识点和例题的罗列,自然显得枯燥乏味多了。不过其实看着看着也就习惯了,特别是后面做题逐渐增多,精神会自然而然地集中,也就不会显得太过枯燥,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你也可以。”吉她语速缓慢,娓娓道来,在光与暗之间缓慢变换,让人感到很舒服。
“确实如此,后面看得多了,也就形成了习惯,现在晚上不去图书馆看会儿书,反倒无事可做,显得太过无聊了,脑子里就总想着去看会儿书了。”一辆汽车经过,车灯照在麦迪尔身上,他的轮廓散发出耀眼的光,身后的影子蔓延了整条小巷。
“可以带上我吗?”吉她轻声说,汽车驶过身后,两个人又走进了昏暗之中。
“可以吗?你可能会觉得无聊呢。”一个路灯坏了,两边也没有了正在营业的店铺,这一段昏暗出奇地长。
“我想跟你一起学习。”经过长长一段昏暗后,他们走到小巷的尽头,出来后就到了沿江路,这里豁然开朗、灯火辉煌,往来汽车的灯光不断在吉她明亮的双眸里变幻色彩,沿着绥江吹来的风撩起她的秀发,她继续说:“我希望明年春天,可以看到你上岸,答应我好吗?我就在岸上等你。”
“好,我答应你。”
两个人都停下了脚步,一阵风把吉她几缕秀发吹在了脸上,她微笑地看着麦迪尔,说:“你下班的时候,我们在少年宫会合吧,你去到店铺对面的马路上,也就是靠近少年宫广场的地方,就能看到我。”
“好。”一道道亮光的转换中,两双明亮的眼睛相对,泛起了清晰而鲜明的涟漪,就像雨后的天街小巷。
从那天起,吉她每天晚上都会去少年宫散步,她原本就有每晚散步的习惯,但是去得比较多的是沿江路和三江口公园一带,偶尔会走来少年宫,因为这里距离她家比较远,并不是每次都会走过来。她沿着沿江路转进一条巷子走到尽头就是少年宫了,有时候她刚到,麦迪尔就下班了,有时候她在少年宫散会儿步或者看会儿人群,麦迪尔才到。于是他们两个便一起去图书馆或者一中对面的书城看书。刚开始吉她还想着自己可以辅导辅导麦迪尔,后来发现这些知识大多是初、高中知识,对一个上过大学的人来说,根本不需要辅导,即便有些已经忘记,只要稍微回忆一下,就全想起来了。于是,大多数时候,麦迪尔和吉她分别看书,等到图书馆闭馆的时候才一起走回去。书城一般到凌晨才会关门,如果他们去书城的话,就可以待久一点儿。
麦迪尔十分感激吉她能每天陪他学习到这么晚,刚开始他还有点不好意思,毕竟吉她本不需要这么做的,不过吉她说她喜欢这样,仿佛回到了大学,感觉日子充实了许多,听她这么说,麦迪尔也就不再觉得抱歉了,取而代之的是感激,陪伴是多么珍贵啊。
吉她已经渐渐喜欢上这样的日子,从前每天下班除了刷手机、散步,就是无所事事,现在来看看书,生活仿佛一下子充实了不少,甚至连手机也不太想玩了,曾经用来刷微博、追星、刷B站的时间大多用来看书。更令她不敢相信的是,从前无数次荒废在手机一晚上后,因虚度年华而要好好看看书的决定,竟然在这段时间无意中达成了,她那刚出来工作时就列好的书单,竟然在最近一段时间奇迹般地划掉了许多。她已经看完好几本书了,这个阅读量比她去年一整年的阅读量还多,当然,仅仅指的是纸质阅读量。
不过平静的生活往往不容易持久,钱尔戴很快就打破了他们的默契。因为不甘寂寞的他也加入这个阅读小分队了,他把车停在少年宫广场前的路边后,跑出来就朝麦迪尔“骂骂咧咧”:“说好的公平竞争,你怎么悄悄上了补习班?”
麦迪尔和吉她站在路边,看着钱尔戴气急败坏的样子只管笑。
“是你跟他说我们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