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
赵玉冉三人,梳洗完后跟着大婶,行走在宽阔平整的远山县中心大街上。
“咱们可得走快些了,要是晚了,待会可就抢不到前排的位置了。”
大婶笑呵呵地,时不时看赵玉冉两眼。
前不久清洗时,赵玉冉与大婶闲聊了好一会,知道了对方姓古。
她也不是远山县本地人,前几年饥荒家里人都死光了,她从康定县逃来了远山县。
本以为只是能混口饭吃,没想到远山县根本不受饥荒影响。
这才一个人留在了远山县生活至今。
“古婶,我们也不一定要坐在前排吧?”
“你不懂……”古大婶热情地挽起了赵玉冉的手臂。
身后的灵儿与邓浩有些应激,刚要做出反应,赵玉冉在身后对着他们做了一个摆手的姿势。
二人这才强忍着没有发作。
“你刚来远山县,估计还没见过我们县令大人,李大人英明神武不说,长相那也是极好的!
“咱们远山县谁不想把家里的闺女送到李大人跟前,要知道李大人如今都还单着呢!”
赵玉冉有些错愕,不明白古大婶与她说这些做什么。
总不会是要让她……
“哎呀,你这傻姑娘怎么还不懂,你刚来远山县无依无靠的,你那俩兄妹也愣愣的!
“远山县虽然民风淳朴,可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狗眼看人低的,没有人照拂,你们容易受委屈。
“你呀长得又水灵,要是能入了李大人的眼,那我也是撮合了一对良人!”
赵玉冉眼眸微动,一抹鲜红染上她的脸颊。
看的古大婶更是激动万分。
很快到了县衙门口,高耸的县衙出现在了赵玉冉三人面前。
赵玉冉突然有些走不动道了。
这县衙……竟是比上京城的皇宫看上去还要巍峨大气!
一旁的邓浩忍不住凑近赵玉冉,低声道:
“殿下……这……这也太大逆不道了!”
“别瞎说,这只能说明,他是个有能力的人。”
灵儿听着这话,眼底闪过一丝精光。
她还是第一次听自家殿下夸赞一个人有能力。
哪怕是她同母的同胞兄弟三皇子,也不见她私底下夸赞过他。
县衙门口,威武的衙役手持木棍站在大门口。
在人群最前方,一个硕大的日晷与一个巨大的漏刻摆放在县衙门口。
远山县百姓们都望着那巨大的漏刻,等待着可以进入的时间。
“时间到,有序排队入场!”
突然有人喊道。
邓浩有意走到赵玉冉身前,担心等会人群拥挤会让赵玉冉受伤。
赵玉冉也有些紧张,不知那么多人,等会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然而……
让他们都没有想到的画面出现了,人群丝毫没有出现拥挤的画面,反倒是十分有序地排队进入大门。
人群分作了两队,一左一右,很是整齐。
这一下,反倒是邓浩显得有些怪异,他一个人站在了两队中间,很是显眼。
赵玉冉拉了拉他,他这才红着脸走到了赵玉冉身前。
“殿……”
“大哥好好排队,别让远山县百姓笑话我们。”
“额……是。”
大门口,有两位身穿长衫的书生拿着一个木盒子,每一个排队走到他身前的人,都会伸手探进去,将一张纸条拿出来。
赵玉冉有些不明所以,扭头询问身后的古大婶。
“古婶,他们手里拿的是什么?”
古大婶伸长脖子看了一眼,随后轻笑道:
“倒也不是什么别致的东西,就是一个抽签的玩意,纸条上会写上座位号,入场后凭座位号入场。”
“啊?那我们岂不是有可能分开坐?”邓浩有些急了。
“放心,李大人早就想好了,抽签的盒子里分了四个格子,分别对应一个人到四个人。
“待会咱们抽那四个人的便是了。”
赵玉冉有些不明白:
“可万一有人家里四个人以上呢?”
“那就分两个桌子坐呀,分成仨人坐一块和俩人坐一块不就好了,都有个照应。
“这法子虽然顾全不了所有人,至少也解决了绝大多数的问题不是?”
听着古大婶的话,赵玉冉心头不免一阵悸动。
远山县县衙门口,如今的人群不说三四千,恐怕一千人还是有的。
足足千人的队伍,排成了两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