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1 (1/2)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距离青云山那场天劫已有五十余载,明月神教在青云大陆传教也悠悠然五十年整。

这五十年里,除却明月神教与青云剑宗的兴起,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势力兴衰,相比五十年前的模样,青云大陆已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的青云山脉,上抵北唐,西至西秦,东通东吴,南面各大势力林立,征伐不断尚未大统。青云山脉深处更是藏着人们所不知晓的秘密。

黑夜的外衣还没褪去,晨曦的光芒迫不及待地爬上了海平面。在东吴与北唐的交界处云岭山,一道身高八尺的男子怀中挎着一个小小的襁褓,襁褓中的婴儿正酣睡着。

这婴儿眉心有一抹鲜红的火焰印记,在白皙的脸庞上显得尤为明显,却丝毫不显得突兀,犹如上天赐予的恩泽般,神圣而又高贵。

陈文山手拄着顺道捡来的树枝,腰间斜跨着东吴常见的短剑。他站在山顶处望向北唐的方向,一身穿着低调而整洁。

经过三日三夜的奔波,尽管信念还支撑着,但身体上的疲惫却不得不令他需要找寻一个安全的歇脚之地,更何况随身喂养婴儿的羊奶袋也见了底。

北唐与东吴的交界处比想象中要热闹不少,一个不小的村子坐落在云岭山山脚不远,陈文山看了眼怀中沉睡的孩童,疲惫的脸上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

“总算出了东吴境。”陈文山松了口气,步伐也从容了起来。

村子离得不远,很快便瞧见了村口。村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云岭”二字,想来这就是云岭村了。

云岭村坐落在云岭山的山角,环绕着村子的有一条河流,些许渔船依附在河边的浅滩上。村中心有着一座明月神殿,神殿的外墙在晨曦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村里有家客栈,陈文山便在此入住了下来。观察一会周遭的环境后,陈文山问小二要了些温热的羊奶喂养襁褓中的小娃娃,便歇息了起来。

骄阳冉冉升起,云岭村也逐渐苏醒。村头的店铺陆陆续续地支开了藤窗,打开了店铺的木门,村尾的人们带着各自的农具准备务农,零零散散的赏金猎人醉醺醺的自酒店走出,带着家伙向四面八方而去。

或许是习惯了边境之地人来人往的日子,云岭村的村民们向来不会去注意什么时候出现陌生的面孔,什么时候又有着哪些熟悉的面孔许久不再相见……

人流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多了起来,不知何时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出现在了人群中,他手持锡杖,半眯着眼漫步着。

锡杖有规律地点着地面,一道道旁人无法感知的波动随着锡杖向外扩散着。许久,他驻足在客栈外,低头默念“阿弥陀佛”。

感受到这股微弱的波动,正歇息着的陈文山猛然醒来,他一把抱住婴孩便准备夺窗而去。

“滴答……”

一道清灵的水滴声在陈文山耳畔响起。

在他准备夺窗而出的那个瞬间,他的世界变了。

这一瞬间,陈文山停住了,时间也停住了。

他坠入了一个奇妙的空间,这个与世隔绝的空间,如同一口深井,他怀抱着婴孩站在井内,周遭的一切皆归于虚无,井口透射着无尽的光辉,令人无法直视。

陈文山回过了神,他不安地环顾着四周,神色紧张的看向怀里的襁褓。只见那婴孩好奇地睁着双眼观望着周遭奇特的世界,陈文山略微抱紧了一些婴孩,生怕下一秒他会徒然消失在自己的怀中。

“阿弥陀佛。”虚无中,一道慈悲而温和的话语声响起。“陈副统领,有缘,千里相见。”

陈文山皱了皱眉,自从受托带着少主千里奔袭开始,尽管能够甩开各个势力的追踪,却始终无法摆脱一道若有若无的意念。想来这道意念便是如今将他困于此的这位了。

“世人皆语,出家人有好生之德。这孩子入世不久,若大师要命,尽可拿走小人性命,只求大师留这孩子苟存于世。”陈文山微微低下头。鬓发微微遮住他的双眼,尽管不知到底有多少的胜算,但是等死,便只能是死。而争斗一番,或许还能找到让少主活着的希望。

被鬓发遮住的双眼,他的眼眸从漆黑渐渐地转为了金黄色。

只要能保全少主,哪怕我与你实力相差万里,只要有一丝机会,我陈文山也要撕开这个空间破出一道裂口送少主出去……

“阿弥陀佛。陈副领,世事皆有定数,出家人,不掺杂凡俗之事。”话音落下,一股温暖祥和的光芒照拂向陈文山,多日来的倦怠与身体上的些许旧伤皆尽痊愈。

说来奇妙,这道话语声中带着的丝丝禅意,竟然褪去了陈文山心中的那一抹战意。

“承蒙大师恩德。”陈文山微微作揖,金黄色的眼眸也恢复了原样。他心里似乎明白了,这位大师跟着他们的目的与那些势力截然不同。

陈文山陷入了短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