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 孤山异变 (1/2)

物有贵贱,灵有强弱。

跟脚有深浅,宝物分高低。

世间宝物有后天先天之分,后天由生灵炼制,先天为天地孕育。

后天灵宝含后天法禁,提升威力。

先天灵宝蕴先天道禁,辅助修行。

两者分五个等级,由低到高为:

下品灵宝,十八道禁制。

中品灵宝,二十七道禁制。

上品灵宝,三十六道禁制。

极品灵宝,四十八道禁制。

最后是至宝,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故而,至宝已达天地承受极限。

除此之外,两者无太大区别,总体而言,品级越高,威力越强。

这是再相见时,宵烛从敖闰口中得知的消息,正因如此,她越发猜测自己穿越洪荒。

真相究竟如何,日后方能知晓。

碧灵葫是拥有十二道法禁的后天灵宝,攻防一体,内含一湖之水,取之不尽。

既能掀起风暴,又能布下水幕。

同样空间广大,能够收物摄灵。

若能炼化,此宝回立即成为宵烛目前最强手段,她对此寄予厚望。

灵葫悬浮于空,四足盘膝而坐,宵烛双手捏诀,葱白手指穿蝴蝶般打出灵光。

尽管脑海传承中有关于炼宝的基础法诀与常识,闲暇时她曾研磨与模拟多次,可毕竟是纸上谈兵,初次实践,由不得她不上心。

心神沉入其中,感知灵宝内核。

宵烛起初生涩,后来渐趋熟练,与碧灵葫不时共鸣,气机交感,炼宝渐入佳境。

———

离离暑云散,袅袅秋风起。

炎夏只剩下一条尾巴,秋风携雨下了几场,清幽孤山更凉爽,洞中谷也变了模样。

三里山谷整洁有序,干净明亮。

藤萝被修剪了多余藤蔓,芝兰茯苓等被单独划分出来,四面山壁各有垂直药田。

谷中多了数条溪道,围绕一座两层竹楼流淌,竹林深深,松柏掩映,汇聚成一方池塘,水流明净,清冽可鉴,散发丝丝灵机。

池塘之水飞流直下,落到两丈崖下,重新汇聚成一条瀑布,如玉带银龙。

水潭同样被拓宽加深,潭水清澈,其内种植众多水草,品种不同,各具特色。

水潭左岸矗立一座八角亭,花卉成片,蝶舞蜂戏,方便观景,潭水又朝两侧分流出细小水道,用来灌溉草木花草与药田果园。

两层竹楼占地三丈,虽面积不大,但飞檐斗拱,小巧玲珑,清新雅致,别具一格。

轰隆!

巨大地动声响起。

山震地晃,草木摇曳。

更有一股磅礴灵机喷涌而出。

虽仅有一瞬,但足够惊醒宵烛。

闭关三月,她初步祭炼了碧灵葫。

挥袖收起宝物,宵烛环顾四周,见到谷中景象变化不小,井然有序,满意颔首。

闭关前,她曾与敖闰传信,请他派遣麾下能工巧匠帮自己修建房屋,规整道场。

如今看来这位龙子算是上心,否则,短短三月,谷中不会有这般气象。

见众妖虫不慌不忙,似乎对刚才地动一无所觉,连草木河流都毫不凌乱,宵烛心中一沉,垂首若有所思,难道只自己有感觉?

她先天灵觉强大,尤其是修行后,伴着元神增长,先天灵觉更加敏锐,冥冥之中,带有一股神奇力量,能让宵烛趋利避害。

她确信自己没感知错。

为了验证猜想,宵烛振翅而飞,挥舞三对翅膀,飞出被其命名为即炤洞的洞中谷。

炤通昭,即炤既是萤火虫别称,又有莹虫虽卑,但可驱散黑暗、璀璨光明之意。

明月炤沧海,清辉盈此时。

———

飞出洞府,踏立苍穹。

宵烛闭目感知,片刻后猛然睁眼,四瞳生辉,目光锐利,眺望孤山深处。

那里有庞大灵气波动,也是刚才地动源头,她重瞳所见,似乎有一方山水沉浮其中,若隐若现,像是半镶嵌在孤山半空,又仿佛藏在孤山与天相接的缝隙之内。

最主要的是,孤山之变似乎只有她感知到,其他生灵都毫无感觉,无论是矇昧野兽,还是通灵小妖,尽皆如是,无一例外。

宵烛振翅,专门找了一只横骨境小妖询问此事,发现他一问三不知后,心中有数。

要么这种异象,唯先天灵觉强大者可感知;要么这种改变,唯妖丹境存在能感知。

无论哪种都令宵烛慎重思量,皆因她从那个方向感受到一股吸引力,仿佛有大机缘在等着自己,若是错过,结果对抱憾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