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炤洞,竹楼内。
宵烛先复盘了在玄阴蛊境中的厮杀细节,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查漏补缺。
分析自身利弊,明确个虫得失。
直到将此战细节推敲又消化完,化为自身成长资粮,她这才将目光投到传承上。
蛊境传承远比敖闰所赠强大,这完全在意料之中,毕竟,后者并非妖族,昔日所赠传承,也是随手结个善缘,对宵烛而言珍贵,对龙子来说不值一提,这注定传承质量不高。
整理归纳传承时,宵烛已心中有数。
这门传承极其古老,无论是道文,还是内容,抑或是记载的秘闻,都可见一斑:
比如,道文古老晦涩,隐含玄奥力量,似乎比白龙留在传承中的妖文更难懂。
又如,传承中记载了很多古老灵药,通过与白龙所赠传承对照,宵烛发现很多已经很稀有,濒临灭绝,甚至绝迹,而传承提起这些,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稀松平常。
再如,传承秘闻中提到了凶兽、龙凤麒麟三族以及其他古老种族传说,这更加佐证留下传承的存在活跃年代很久远。
传承内容虽很基础,但包罗万象,让宵烛大开眼界之余,对未来道途信心倍增。
其中,她最看重三部分内容:
【神通】
技多不压身。
此番秘境之行,暴露出许多问题。
宵烛深刻意识到自身不足,神通便是其一,若她精通各项神通,适当弥补了短板,在对战强敌时,就不必太依赖灵宝。
哪怕面对围攻,也能迅速解决对手。
虽说神通不及天数,大道才是根本,但麻雀难知苍鹰志,山蛇难晓蛟龙心,层次不同需求不同,低层次争斗,神通比大道见效快。
传承中记载了各种蛊术与其他神通术法,各有玄妙,威力不俗,若能掌控一二,日后再面对强敌,她有更大把握战而胜之。
【入道境】
宵烛认为蛊境传承古老,根本原因是修行法,这门传承记载了一个她从未听过的境界:
入道境!
这个境界有三关,分别是:
通术,即开始掌控法术。
通法,即开始洞悉己法。
通道,即开始参悟己道。
蛊境传承不全,只记载了前两关。
却对应了横骨、妖丹与化形三境。
一个是古法,一个是今法,境界划分上不如后者细致,并不是说今法一定胜过古法。
只是不管是前世书籍,还是今世传承,都认为天地万物在不断曲折向前发展。
文明在进步,文化在更新。
修行法亦是如此。
每个纪元的法都各有千秋,直指大道,可总体上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大势所趋。
今法出现是时代召唤。
古法没落是不合时宜。
当然,并不是说古法不好。
存在即合理,能成为纪元主流的道法必有其特色,能让宵烛少走不少弯路。
然而,蛊境传承再好,也只能参考,今法虽然盛行,但也有不足之处。
研究完脑海传承后,对古今之法,宵烛有自己的体悟与看法,具体来说:
古今之法的不同,是因为天地环境的变化,法才需要因时而改,因境而变。
古法粗糙,更贴近大道至简。
可能因为那时候天地大环境优越,生灵修行悟道更容易,所以没必要太在意细节。
古修更重质朴道理,无需精益求精。
今法细腻,更接近大道至繁。
可能因为环境改变,修行悟道难度加倍,所以在更要精益求精,在细节上更雕琢。
古今之法各有侧重,难分高低。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宵烛打算将古今之法融合,去芜存菁,走一条特殊之路。
她敢这么做,自有底气。
除了悟性出类拔萃外,还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很少有生灵能在她这个境界时,就拥有古今两种传承,可以从低处摸索攀登。
宵烛也专门向敖闰打听过,龙族后辈便是走古今结合之道,古法重龙族战躯,今法重龙族元神,她既有机会,亦想如此。
【先天蛊】
根据传承记忆,玄阴秘境有九个之多。
白日蛊境开启时间不定,只有凑齐九个秘境之主时,此秘境才会在百年后开启。
上次开启还是三千年前。
这次九大玄阴蛊境共同开启,终于凑齐了九位秘境之主,算是这片天地一场盛事。
宵烛才会心生感应,清楚白日蛊景会在百年后开启,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