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班长,我们要加练
苏秦认真听着。
枪管吊砖头的方法,他早有听说。
在上一世,在军方的训练方式里,枪口上挂重物是个源远流长的保留节目,水壶、砖头、甚至哑铃片都能挂在枪口上。
挂砖头和手劈砖、跳火圈、咬匕首都是传统项目,出场率很高。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技术和理念的发展,一些专家甚至老兵都开始反对这些训练方式,认为其不科学,不仅没起到练枪法的作用,还损害士兵身体和枪械质量。
据说枪管吊砖头这种练习方式最早时期源于前-苏-联。
不过有人考证后认为,人家只是在枪口悬挂一个红球,只是想练习据枪的稳定性。
到了我们这里,发展着发展着,就成了吊砖头了。
其实,真正的好枪法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打不够一定数量的子弹,除非天生就是神枪手,否则无论怎么苦练,枪法都不可能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上一世,很多部队的教训就一再证明:吊砖头模拟不出开枪瞬间的后座力,吊一年的砖头,枪法绝对比不过别人实弹打靶一周。
但是枪管吊砖头这个方法,无论是上一世的世纪之交还是此时的这个时空,又都很流行。
既然都很流行,那就肯定有原因。
上一世的原因是这样的,和平年代,大多数部队的训练弹药是有限制的。
而且部队对弹药的管理非常严苛。
每一个连队有多少发子弹,每一发子弹什么时候打掉,都得有记录,可以这么说,子弹的使用非常麻烦。
所以很多一线部队,不可能天天都有那么多子弹去打。
比如此时的猛虎团,已经算是一线部队里的一线部队了,但弹药也不是无限供应。
哪怕是猛虎团的侦察连,也即是黄岩的连队,子弹的使用也有数量的限制。
这还是猛虎团,铁七师战斗力最强的步兵团,要是换一个单位,其他更普通的步兵连队,有些老兵,三年退伍,打的子弹都屈指可数。
所以很多老兵的枪法烂的一比。
另外,实弹打靶很容易出事故,对安全管理的要求很高,有些连队管理水平低下,稍不注意就出事故,伤不到人还好,万一有死伤了,所有领导一个都跑不了,写检查降级都有可能。
在这种大环境下,大部分基层连队都无法重视实弹打靶。
但是规章制度里枪械训练又不得不进行,怎么办呢?
怎么才能像模像样应付上级检查,又不花费宝贵的子弹?又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呢?
在这种大环境下,枪管吊砖头的方法很快就迅速风靡全军了!
猛虎团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很多老兵都喜欢玩这一招。
这种方法后来之所以备受诟病,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在枪管上吊一个砖块会把枪管吊弯了。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步枪枪管的强度还是很大的,没有那么容易变形,除非太离谱。
这种做法之所以不科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种练法会让身体形成错误的肌肉记忆。
射击和据枪都需要力量,但是这种力量和举杠铃、俯卧撑的动态力量不同,它是一种大小肌肉协调一致保持姿态稳定的静态力量,需要的是稳定、协调,在击发时只动手指,不干扰正确的据枪动作。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训练中需要多进行据枪训练,把实际射击中要把握的据枪感觉固定下来,形成肌肉记忆。
枪口负重后,看似需要的力量大了,“举重以明轻”,重的能举起来轻的当然举得稳了,其实不然,这种做法破坏了正确的据枪肌肉记忆,负重训练时射手不由自主地向上顶枪、挑枪,为了保持稳定不惜破坏正确的据枪姿势,结果形成的据枪习惯恰恰和射击需要的动作要领是相违背的,越练越错。
所以苏秦虽然认真听着,但他只听对自己有用的那一部分,错误的那些他没有吸收。
不过他现在学乖了,不会乱提意见,更不会因此和连队叫板,正像他之前和武浩说的一样,这种枪管吊砖头的办法虽然不是那么科学,不是很好,但在当前的环境下,他反而是最优解。
【叮——你用心学习着枪管吊砖块提高据枪稳定性的方法,你吸收正确的知识,摒弃错误的理念,你的射击 5】
系统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他调出属性面板看了看。
【姓名:苏秦
年龄:18
体能:40
军姿:95
队列:95
内务:40
步枪射击:20】
他一枪未开,但射击水平已达步兵连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